[发明专利]一种静态测量土壤孔隙率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3248.5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谭延亮;袁红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21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孔隙率 测量装置 静态测量 测量 闭环气路 变化规律 采样测量 采样过程 测量成本 改变测量 计算过程 土壤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态测量土壤孔隙率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样过程和测量计算过程,能够快速通过简单的计算方法得到较准确的土壤潜势氡浓度。本发明利用闭环气路测量装置内氡浓度的变化规律,改变测量装置体积得到不同测量体积下测量装置内氡浓度的变化,即可计算得出土壤孔隙率,计算得出土壤孔隙率η。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土壤孔隙率η,采样测量过程及计算方法简单,降低了测量难度,节约了测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探测技术,特别是一种静态测量土壤孔隙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孔隙率是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比率。土壤孔隙率是反映土壤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测量土壤孔隙率有经验计算法、水银压入法、土壤容重和比重计算法、图像处理法以及体积差计算法等,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测量准确性不高,获得的数据误差较大,操作复杂等问题。
经验计算方法由其它土的指标(天然重度、含水量、土粒相对密度、水的重度)换算得来,大部分指标(天然重度、含水量、土粒相对密度)在测量过程中均会有误差,换算过程中的误差会放大,并且测量步骤比较繁琐,故换算得来的数据不准确,而且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操作,不适合工程现场应用。水银压入法由于需要压力作用,要用到水银测孔仪,而且不适合应用于土质较软的土壤,因为可能会导致土样被压力压散,所以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进行较硬固体的孔径分析。另外,水银以及仪器价格不菲,使用此方法时试验成本较高,而且水银属于有毒化学品,使用不当会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图像处理法设备费和使用费都较高,只有条件较好的机构才使用,一般研究人员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气压比重计法测量周期长,操作复杂,无法满足实时信息获取的需要,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土壤容重和比重计算法对于不同土壤质地,土粒密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确定不同土壤质地的土粒密度费工费时,通常以石英砂样本的容重作为典型参考值,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测量数据的误差。
专利文献CN107741391A公开了一种测量土壤孔隙率的方法,其利用电阻率与土壤孔隙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土壤电阻率来得到土壤孔隙率,这种方法在采样测量过程中不必破坏土壤原有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土壤的原始密度、含水量等要素,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计算复杂,需要先建立土壤孔隙率与土壤电阻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且模型为粗略估计模型,引入了误差,影响计算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静态测量土壤孔隙率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样过程和测量计算过程,能够快速通过简单的计算方法得到较准确的土壤孔隙率。本发明通过利用闭环气路测量装置内氡浓度的变化规律,改变测量装置体积得到不同测量体积下测量装置内氡浓度的变化,计算得出准确的土壤孔隙率η。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得到准确的土壤孔隙率η,其采样测量过程及计算方法简单速,降低了测量难度,节约了测量成本。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态测量土壤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过程和测量计算过程。
S1、采样过程:
利用通过螺纹连接有环刀手柄、体积为V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的土壤,使土样充满其中。不可左右摇动,以使土壤自然结构不被破坏,直到环刀全部压入土中。然后用小铲将环刀从土中挖出,取下手柄,并用小刀仔细沿环刀两端边缘修整削平,切除多余的土壤。
修整完成后,将取好样的环刀上端盖上滤膜,下端盖上密封盖,然后再通过螺纹连接环刀手柄组成土壤切割装置,土壤切割装置通过气路管道与测氡仪和气泵连接,组成一个闭环气路测量装置。
S2、计算过程:
启动气泵,将测量装置内氡混合均匀,测量装置中氡浓度的变化规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师范学院,未经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3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