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构件及包括该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4885.4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廷钰;徐文青;谢军;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8/18 | 分类号: | B01J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包括 流化床 反应器 | ||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构件及包括该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该内构件包括多个圆形挡板、至少一个第一挡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挡板,多个所述圆形挡板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设置于位于两端部的圆形挡板之间,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叉设置,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位于中部的圆形挡板交叉设置,圆形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开有布风孔;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内构件及包括该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不仅能够有效破碎气泡,避免“气垫”和“气节”的出现,还能将催化剂置于挡板未开孔的部分上,同时该内构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时的气体情况,制造圆形挡板与第一挡板角度不同的内构件,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构件及包括该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由于流化床反应器具有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性能,因此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流化床反应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气泡的存在会减弱气固两相的动量交换,导致“气垫”和“气节”的产生,造成气相和固相停留时间较长,不易建立起浓度与温度梯度。
(2)气体与固态颗粒摩擦不充分,催化剂利用率低。
(3)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固体颗粒返混严重,使目标产物的收率下降。
因此,亟需一种内构件及包括该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构件及包括该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气泡存在导致的气固两相停留时间长、催化剂利用率低以及固体颗粒返混严重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构件,包括:多个圆形挡板,多个所述圆形挡板平行间隔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挡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设置于位于两端部的所述圆形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位于中部的所述圆形挡板交叉设置;所述圆形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均开有布风孔。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二挡板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90度,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圆形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挡板(1)、所述第一挡板(2)和所述第二挡板(3)三者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上的布风孔的开孔率均为30%至80%。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厚度范围为0.01米至0.1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内构件的最低点距离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底部的距离为0.4米至2米。
进一步地,所述内构件的最上端圆形挡板与流化床反应器中心轴线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9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内构件能通过带有布风孔的圆形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有效破碎气泡,强化气固两相的动量交换,避免“气垫”和“气节”的出现,改善气流分布,优化流场。同时,挡板上的未开孔部分可以担载催化剂,并与原料气进行气固催化反应,增强颗粒之间的摩擦,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同时气固分离有效抑制气固返混。且此内构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时的气体情况制造多个圆形挡板与第一挡板角度不同的内构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4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升温的固相法制备氯化聚乙烯的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甲醇制烯烃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