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屈强比Q690F工程机械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5367.4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衣海龙;周永康;李鹏伟;张新;毕梦园;方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28;C22C38/32;C22C38/38;B21C3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强 q690f 工程机械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结构钢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屈强比Q690F工程机械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5~0.07%,Si 0.10~0.15%,Mn 1.7~1.8%,P≤0.012%,S≤0.005%,Cr 0.6~0.8%,B 0.005~0.009%,Ti 0.01~0.03%,Zr 0.01~0.03%,余量为Fe;步骤二:将铸坯加热至1220~1250℃,进行热轧,热轧开轧温度为1100~1150℃,终轧温度为900℃~950℃;步骤三:钢板出水后空冷。本发明热轧钢板由于取消了调质热处理工艺,并且省去了TMCP工艺后的离线回火工艺,实现了工艺的减量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发明的热轧钢板采用了高温终轧+连续冷却的工艺路线,工艺简单可控,可以在现场顺利实施,有利于该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屈强比Q690F工程机械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能源的深入开发及利用,大型机械行业设备已经向深海及极地等区域进行大规模作业,对工程机械用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强度、高韧性及低屈强比已经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针对强度及韧性来说,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的结构重量和制造成本,同时,可有效降低机械设备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脆性断裂。而对于降低屈强比来说,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设计安全系数,增大塑性形变与断裂之间的强度差,提高机械结构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满足上述需求,需要开发成本低、工艺可行的高强韧、低屈强比工程机械用钢。
中国专利文献CN102011068A公开了一种800MPa级低屈强比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45~0.075%、Si:0.30~0.55%、Mn:1.55~1.95%、P≤0.01%,S≤0.0025%、Alt:0.012~0.035%、Cr:0.15~0.25%、Mo:0.15~0.30%、Cu:0.20~0.40%、Nb:0.008~0.03%、Ti:0.008~0.03%、Ni:0.20~0.40%、V:0.008~0.0015%、B:0.0008~0.0015%,余量Fe及不可避免杂质。该钢采用TMCP+回火热处理的工艺路线生产,回火热处理后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为16~19%,屈强比≤0.70。为了满足低屈强比要求,该钢板在成分设计上添加了多种合金元素,并且其工艺流程必须经过离线回火热处理,增加了合金成分及工艺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CN106636889A、CN103556076A均采用轧后离线调质工艺(淬火+回火)来制备Q690F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通过两个专利所述,为了满足钢板强韧性要求,其成分设计中除了添加大量的Nb、V、Ti外,还需要加入大量的Mo来提高钢板的淬透性,保证其强度指标。但通过上述成分及工艺过程,钢板的屈强比均较高,不能综合满足强韧性与低屈强比的关系。
综上所述,现有Q690MPa级高强工程机械用钢存在屈强比高、合金添加量多及工艺复杂等问题。为了降低屈强比,通过添加大量合金元素的方法不能很好的协调成本及工艺等问题。亟待需要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工艺简单可控的工艺路线,实现高强韧及低屈强比的综合性能的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屈服强度在690MPa级、屈强比在0.75左右、-60℃冲击功≥150J的高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工程机械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屈强比Q690F工程机械用钢板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5%,Si0.15%,Mn 1.8%,P0.009%,S0.004%,Cr 0.7%,B 0.0005%,Ti 0.01%,Zr 0.015%,余量为Fe,铸坯厚度为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