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5474.7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48/08;H04W72/08;H04W72/12;H04W7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直接 通信 接口 使用 无线 接入 技术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确定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
若所述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则所述终端从所述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中选择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终端能力信息确定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所述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中选择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所述终端将预设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所述终端将在所述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所述终端根据发送参数Tx Profile标识和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当前数据包的发送参数Tx Profile标识对应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所述终端根据车到万物V2X业务标识和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映射关系将当前V2X业务对应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所述终端根据直接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参数和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映射关系将当前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对应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所述终端根据实现算法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中选择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所述终端根据期望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中选择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所述终端将网络侧设备通知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2X业务标识的内容是业务商提供的业务标识PSID或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s。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映射关系将当前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对应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若所述终端直接通信接口只有一个直接通信业务传输需求,则所述终端根据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对应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若所述终端直接通信接口存在多个直接通信业务传输需求,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多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至少一个QoS参数的要求选择要求最高的业务,然后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映射关系将所述要求最高的业务对应的QoS参数对应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若所述终端直接通信接口存在多个直接通信业务传输需求,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对应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期望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中选择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若所述终端期望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是所述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那么所述终端选择任何一种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或
若所述终端期望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是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那么所述终端将在所述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作为自身在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4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件的制程方法、模具、壳体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红酒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