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6071.4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永县老石头特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孟强 |
地址: | 4254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循环系统 外部热交换器 真空油炸脱水 盘管换热器 节能装置 蒸汽管路 外连接 作业区 制程 加热 连通 快速蒸汽发生器 技术方案要点 余热回收装置 抽真空管路 外部加热 抽真空 控制油 油循环 热源 果蔬 油炸 脱水 存储 | ||
1.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包括上部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仓(1)包括用于存储油的下部仓(11)和设于所述下部仓(11)上部并与其连通的用于对果蔬进行脱水和油炸的作业区(12),所述下部仓(11)内设有用于加热并控制油温的盘管换热器(13),所述下部仓(11)外连接有加热并带动油循环的油外循环系统(2),所述作业区(12)上外连接有用于对所述上部仓(1)抽真空的抽真空管路机构(3),所述油外循环系统(2)包括于所述下部仓(11)外部加热油的外部热交换器(20),油外循环系统(2)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盘管换热器(13)和外部热交换器(20)提供热源并通过蒸汽管路(29)分别连通的快速蒸汽发生器(21),所述蒸汽管路(29)上设有余热回收装置(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30)为双层套管,其内部为蒸汽外部为抽真空管路排出的置换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区(12)内还设有用于提挂果蔬用于脱水和油炸的吊篮(14),所述吊篮(14)通过转轴(15)与设于上部仓(1)顶部的驱动机构(16)连接,所述吊篮(14)内设有用于盛装果蔬并能阻止其碎屑掉入下部仓的幕织布网兜(17),所述的幕织布网兜(17)为顶部开口的半包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蒸汽发生器(21)包括底座(211),所述底座(211)上设有能承受高压的蒸汽发生内腔(212),所述蒸汽发生内腔(212)内靠近下部设有电热管组件(213),所述蒸汽发生内腔(212)上部还设有能按照所述蒸汽发生内腔(212)内的水位变化而自动补水的自动补水装置(214)和与所述蒸汽发生内腔(212)连通的蒸汽储罐(2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组件(213)包括多条管式加热棒(21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储罐(215)上部设有安全阀(2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外循环系统(2)还包括依次通过回油管路组合(22)连接的用于油循环加热的油泵(23)、加压过滤器(24)和所述的外部热交换器(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仓(1)上靠近所述作业区(12)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果蔬进出所述作业区(12)密封门(18),所述作业区(12)上方设有用于内部照明的发光灯具(19)和用于油气分离的油气分离器(10),所述作业区(12)内部于所述吊篮(14)上方设有用于过滤水汽中油的滤油网(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仓(11)下部设有用于沉淀油料内杂质的沉淀器(112),所述下部仓(11)内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沉淀器(112)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油泵(22)的下出油阀门(113),所述下出油阀门(113)内侧设有油滤网(1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真空油炸脱水制程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管路机构(3)包括依次与所述油气分离器(10)连接抽真空管路(31)和大气喷射器(32),所述大气喷射器(32)上还连接有真空泵(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永县老石头特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永县老石头特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60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