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瓶输液的自动换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6593.4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宝;孟祥光;孟令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祥宝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A61M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控制组件 输液监测 输液管 换药 输液管夹紧装置 液面监测装置 壳体 护理工作效率 控制器电 输液监控 控制器 拔插 换瓶 卡接 通槽 护理 护士 全程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瓶输液的自动换药装置,包括壳体、输液监测控制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条用于卡接支输液管的纵向的通槽,所述每一条通槽上设有一组输液监测控制组件,所述输液监测控制组件包括支输液管夹紧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支输液管液面的液面监测装置,所述支输液管夹紧装置和液面监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的多瓶输液的自动换药装置输液时无需人工拔插输液管,实现全程自动输液监控和输液换瓶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护理工作效率,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减轻家属护理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瓶输液的自动换药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医院诊疗过程中。对于大多数住院病人而言,每天需要输注多瓶药液,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护士频繁的更换药液,每打完一瓶药液,需要重新拔插一次输液管。然而,医院护士的数量有限,一个护士往往需要护理多个病房的病人,同时护士还负责配药、打针、拔针等多种工作。一旦输液人数较多时,护士难以及时为病人拔针换药,没有来得及换针或者拔针,容易导致回血,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具有多根支输液管的输液器进行多瓶输液,每一根支输液管连接一瓶药液,需要切换药液时由护士打开相对应的开关。该方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士更换药瓶的工作量,然而依旧需要护士进行相应的开关的切换,容易打断护士的工作,劳动量依然很大。
对于病人的陪护人员而言,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陪护人员需要频繁抬头观察药液的输注情况,每瓶药液输注完成需要及时联系护士进行拔针换药,不仅增加了陪护人员的疲劳度,而且容易带来焦虑的心情。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自动输液装置”,公开号为CN107596495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输液装置,通过液滴监测器、PLC控制器与电磁阀的相互配合,以判断输液袋内是否仍有药液,再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输液管上电磁阀的开合实现自动换液操作和停液操作。但是,该设计的自动输液装置,输液管道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直接接触药液不仅容易污染药液,且容易引起药液泄露。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输液报警传呼系统”,公开号为:CN205339742U,该专利针对一次性普通输液器(单输液管)的自动控制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实现了对单瓶输液的截止和报警,并不能进行多个输液瓶的换针工作。
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中需要人工频繁更换药液,不仅增加了护士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拔针不及时容易引起回血等医疗事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智能换药、无需频繁插拔药液的输液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的输液模式需要人工频繁更换药液、护士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且拔针不及时容易引起回血等医疗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自动检测、换药的自动换药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壳体、输液监测控制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条用于卡接支输液管的纵向的通槽,所述每一条通槽上设有一组输液监测控制组件,所述输液监测控制组件包括支输液管夹紧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支输液管液面的液面监测装置,所述支输液管夹紧装置和液面监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改进,还包括用于检测输液器的输液速度的滴斗液滴检测装置,所述滴斗液滴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改进,所述液面监测装置包括超声波气泡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和/或电容传感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改进,所述输液监测控制组件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支输液管内的药液的加热模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改进,所述支输液管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动力装置和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在所述通槽的两侧,且夹紧机构可在夹紧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祥宝,未经孟祥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6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