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压延辊及温度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7377.1 | 申请日: | 2018-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4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坤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苏广洁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温度 调节 功能 压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压延辊,其包括对辊、辊轴、测温组件、第一调温组件以及第二调温组件,所述辊轴设置在对辊两端,所述测温组件设置在对辊一侧,所述第一调温组件和第二调温组件分别与对辊两端的辊轴连接且贯穿对辊,所述测温组件将对辊的温度反馈至第一调温组件以及第二调温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延辊温度调节方法;本发明通过测温组件实时检测对辊的温度,并将温度反馈至第一调温组件和第二调温组件,两组调温组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自身调节,改变冷却油的流入量,实现对辊的温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制造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压延辊及温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辊压是锂电池极片最常用的压实工艺,相对于其他工艺过程,辊压对极片孔洞结构的改变巨大,而且也会影响导电剂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常采用对辊机辊压压实,两面涂敷颗粒涂层的极片被送入两辊的间隙中,在轧辊线载荷作用下涂层被压实,从辊缝出来后,极片会发生弹性回弹导致厚度增加。因此,辊缝大小和轧制载荷是两个重要的参数,一般地,辊缝要小于要求的极片最终厚度,或载荷作用能使涂层被压实,另外,辊压速度的大小直接决定载荷作用在极片上的保持时间,也会影响极片的回弹,最终影响极片的涂层密度和孔隙率。
在形成铜或铝集流体时,一般采用对辊压延机来实现的,在对辊差速压延工艺中,对辊的温升不均匀所导致对辊在纵向上的热膨胀值的差异,从而导致压延产品在纵向上的厚度差异。因此,为了获得厚度精度高的压延产品,需要克服压延产品在纵向上的厚度差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压延辊,通过测温组件实时检测对辊的温度,并将温度反馈至第一调温组件和第二调温组件,两组调温组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自身调节,改变冷却油的流入量,实现对辊的温度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延辊温度调节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压延辊,其包括对辊、辊轴、测温组件、第一调温组件以及第二调温组件,所述辊轴设置在对辊两端,所述测温组件设置在对辊一侧,所述第一调温组件和第二调温组件分别与对辊两端的辊轴连接且贯穿对辊,所述测温组件将对辊的温度反馈至第一调温组件以及第二调温组件。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对辊内设置有螺旋流道。
两个所述辊轴均包括格挡,所述格挡将辊轴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下腔均与螺旋流道连通。
所述第一调温组件包括第一进油管道、第一回油管道以及第一液压比例阀,所述第一进油管道与其中一个辊轴的下腔连接,经螺旋流道后,另外一个辊轴的下腔与第一回油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比例阀设置在第一进油管道上。
所述第二调温组件包括第二进油管道、第二回油管道以及第二液压比例阀,所述第二进油管道与其中一个辊轴的上腔连接,经螺旋流道后,另外一个辊轴的上腔与第二回油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比例阀设置在第二进油管道上。
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
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三个,分别位于对辊一侧的左、中、右,用于检测对辊的温度。
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端和测温组件连接,用于接收测温组件采集的温度信息,另一端和第一调温组件以及第二调温组件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调温组件以及第二调温组件的进油量。
一种压延辊温度调节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方法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坤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坤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7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