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柱康复系统中的表面肌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7730.6 | 申请日: | 201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8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阚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89 | 分类号: | A61B5/389;A61B5/395;A61N2/02;A61N2/08;A61B5/318;A61B5/349;C09D5/26;C09D7/20;A63B71/06;A61K36/889;A61K36/896;A61K38/18;A61P19/08;A61P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康复 系统 中的 表面 检测 装置 | ||
1.一种脊柱康复系统中的表面肌电检测装置,所述脊柱康复系统包括:
肌电检测模块、磁疗模块、按摩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心电模块以及骨伤模块;其中所述肌电检测模块实时检测人体表面肌电,并根据肌电水平和特征进行分类;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肌电检测模块发来的分类结果判断进入预设缓解按摩模式2-1、放松按摩模式2-2或神经骨伤康复模式2-3;所述表面肌电检测装置包括钛材质的空心微针电极、滤波处理电路;在神经骨伤康复模式2-3中采用的电极采样频率为300Hz-500Hz;处理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大于120dB,灵敏度1μV;在标记点以及健侧对应点分别设置一组电极,一组电极包括三个;有源测量电极连线平行于标记点处主要肌纤维走向,电极本身长轴与肌纤维同向,间距2-2.5cm,中性电极放置在上述标记点附近电中性位置;得到的采样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到控制模块,在其中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MPF值;在神经骨伤康复模式2-3中,采用具有磁顺应性的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其包含成骨素和破骨素;所述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置于加压阀中,加压阀与空心微针电极的微针尾端相连,受控制模块管理;在靶向场外加永磁体30分钟以上后,加压注入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然后控制模块管理呼吸指示装置提示患者进行高频浅呼吸达到每分钟15次以上;在加压注入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的同时骨伤模块7的若干套干扰电极开始进行电流干扰;干扰位置包括皮温变色的高温标定位置以及多个选定的交感神经节;在皮温变色的高温标定位置设置干扰电极,在干扰位置产生差频10Hz,9-22mA的干扰电流;同时在选定的多个神经节位置设置干扰电流差频在100Hz、强度10mA的干扰电极;根据上述MPF值的上升幅度来标记有效神经节;以轮转的神经节干扰方式持续对上述多个神经节进行干扰;
所述轮转的神经节干扰方式具体为:选定n个神经节,n取值在3-6之间;在第1到第n个干扰周期的每个周期内轮流启动预设的n个神经节干扰电极;在上述每个干扰周期结束之后插入一个肌电信号拾取周期,在该拾取周期根据MPF的升高幅度来确定是否为有效神经节的干扰电极,并标记;在第n+1个干扰周期内只启动经过标记的有效神经节干扰电极;在第n+2到第2n+1个周期每个周期内依次轮流启动预设的n个神经节干扰电极;所述神经节干扰电极与高温标定位置处的干扰电极由干扰电流机驱动,从而同步进行干扰;上述空心微针电极包括具有空腔的钛合金板和其上的微针阵列,微针长度1-3毫米,微针尾端与平板空腔连通;所述空腔与加压阀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77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