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防撞外接装置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7896.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方玲 |
主分类号: | B25J19/06 | 分类号: | B25J19/06;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黄春英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 人防 外接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器人防撞外接装置的工作方法,机器人防撞外接装置包括主梁组件、滑动缓冲组件和撞击梁组件,装置可以外接在轮式机器人上,装置可以对轮式机器人发生的撞击进行缓冲,并且装置有两种缓冲力度可供切换。主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槽,主梁的后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槽杆,中间槽杆上设置有中间槽,中间槽贯穿主梁和中间槽杆;中间滑杆的后端滑动连接在中间槽内,中间滑杆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挡凸,中间滑杆上套接有压缩弹簧II,压缩弹簧II位于挡凸和主梁之间,两个挡凸上均铰接连接有转动板连杆,中间滑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撞击梁,中间滑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销,挡销位于中间槽杆的后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器人防撞外接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720488682.4的一种机器人防撞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端安装有后臂,所述后臂的顶端安装有前臂,所述前臂的左端安装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顶端安装有防撞机构,所述中心柱的底端安装有触板,所述底筒的内部底端中心处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上弹簧座与下弹簧座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该机器人防撞装置,通过压缩弹簧、触板和行程开关的配合,当机器人工作发生碰撞时,压缩弹簧的弹性变形可以缓冲碰撞力,碰撞力使上盖向下移动,横板带动中心柱向下移动,触板向下碰触行程开关,使驱动机构停止运行,防止对机器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保护效果好,不易造成机械手的损坏,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但是这种装置无法外接在轮式机器人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防撞外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有益效果为装置可以外接在轮式机器人上,装置可以对轮式机器人发生的撞击进行缓冲,并且装置有两种缓冲力度可供切换。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器人防撞外接装置,包括主梁组件、滑动缓冲组件和撞击梁组件,装置可以外接在轮式机器人上,装置可以对轮式机器人发生的撞击进行缓冲,并且装置有两种缓冲力度可供切换。
所述的主梁组件包括主梁、滑槽、中间槽杆和中间槽,主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槽,主梁的后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槽杆,中间槽杆上设置有中间槽,中间槽贯穿主梁和中间槽杆;
所述的撞击梁组件包括中间滑杆、挡凸、压缩弹簧II、转动板连杆、撞击梁和挡销,中间滑杆的后端滑动连接在中间槽内,中间滑杆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挡凸,中间滑杆上套接有压缩弹簧II,压缩弹簧II位于挡凸和主梁之间,两个挡凸上均铰接连接有转动板连杆,中间滑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撞击梁,中间滑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销,挡销位于中间槽杆的后方;
所述的滑动缓冲组件包括滑框、固定套、转动板、紧固螺钉II、弹簧套杆、凸块I、上座I、上座II、凸块II、紧固螺钉III、固定框和压缩弹簧I,滑动缓冲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缓冲组件设置在主梁的两端,滑框内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块I,滑框通过两个凸块I滑动连接在主梁上的两个滑槽上,滑框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II,紧固螺钉II顶在主梁上,滑框的上端设置有上座I,转动板的后端铰接在滑框的前端,固定框内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块II,固定框通过两个凸块II滑动连接在主梁上的两个滑槽上,固定框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III,紧固螺钉III顶在主梁上,固定框的上端设置有上座II,弹簧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座II上,弹簧套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上座I上,上座I和上座II之间的弹簧套杆上套接有压缩弹簧I,两个转动板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两个转动板连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套上。
所述的主梁组件还包括连接板,主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后端设置有圆形通孔。
所述的撞击梁组件还包括弹簧连接板II和拉伸弹簧,两个转动板连杆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连接板II,拉伸弹簧的一端焊接连接在弹簧连接板II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方玲,未经陈方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7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