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78338.3 申请日: 2018-09-17
公开(公告)号: CN109280337A 公开(公告)日: 2019-01-29
发明(设计)人: 裘友玖;兰梅菊;宋宇星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63/00 分类号: C08L63/00;C08K13/06;C08K9/04;C08K9/08;C08K9/02;C08K7/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玻璃纤维 耐高温玻璃纤维 绝缘板 制备 改性玻璃纤维 二次处理 一次处理 过滤 环氧树脂 稀释剂 高分子材料技术 高温水蒸汽处理 巴氏芽孢杆菌 氢氧化钠溶液 高温稳定性 纳米金属粉 磷脂 改性填料 力学性能 热压成型 炭化处理 硬脂酸钙 固化剂 水混合 果皮 菌液 碎渣 脱模 猪血 注模 磁场 尿素 保温 发酵 洗涤 浸泡 施加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玻璃纤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浸泡,过滤,洗涤,干燥,得一次处理玻璃纤维;将一次处理玻璃纤维,巴氏芽孢杆菌菌液,果皮碎渣,尿素,猪血,水混合发酵,过滤,干燥,保温炭化处理,得二次处理玻璃纤维;用高温水蒸汽处理二次处理玻璃纤维,干燥,得改性玻璃纤维;将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硬脂酸钙,改性填料,磷脂,纳米金属粉搅拌混合,接着加入改性玻璃纤维,搅拌混合,并在搅拌得过程施加磁场,注模,热压成型,脱模,即得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板又名玻纤板,一般用于软包基层,外面再包布艺、皮革等,做成美观的墙面、吊顶装饰。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吸音,隔声,隔热,环保,阻燃等特点。玻璃纤维绝缘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材料,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玻璃纤维比有机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隔音性好(特别是玻璃棉),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好(如无碱玻璃纤维)。但性脆,耐磨性较差。玻璃纤维主要用作电绝缘材料,工业过滤材料,防腐、防潮、隔热、隔音、减震材料。还可作为增强材料,用来制造增强塑料或增强橡胶、增强石膏和增强水泥等制品。用有机材料被覆玻璃纤维可提高其柔韧性,用以制成包装布、窗纱、贴墙布、覆盖布、防护服和绝电、隔音材料。玻璃纤维按形态和长度,可分为连续纤维、定长纤维和玻璃棉;按玻璃成分,可分为无碱、耐化学、高碱、中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抗碱玻璃纤维等。

玻璃纤维板别名:玻璃纤维隔热板,玻纤板(FR-4),玻璃纤维合成板等,由玻璃纤维材料和高耐热性的复合材料合成,不含对人体有害石棉成份。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较好的耐热性和耐潮性,有良好的加工性。用于塑胶模具,注塑模具,机械制造,成型机,钻孔机,注塑机,电机,PCB,ICT治具,台面研磨垫板。注塑模具成型通常要求:高温料和低温模。同机状况下必须采用隔热方法。保持注模低温同时不能使注塑机温度过高。

而传统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还存在高温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善传统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的缺点,以获取更高综合性能的提升,是其推广与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高温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玻璃纤维与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10~1:20混合浸泡,过滤,洗涤,干燥,得一次处理玻璃纤维;

(2)按重量份数计,将20~30份一次处理玻璃纤维,2~3份巴氏芽孢杆菌菌液,3~5份果皮碎渣,2~3份尿素,8~10份猪血,30~40份水混合发酵,过滤,干燥,保温炭化处理,得二次处理玻璃纤维;

(3)用高温水蒸汽处理二次处理玻璃纤维,干燥,得改性玻璃纤维;

(4)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60~80份环氧树脂,30~40份稀释剂,30~40份改性玻璃纤维,8~10份固化剂,3~5份硬脂酸钙,10~20份改性填料,5~8份磷脂,5~8份纳米金属粉,将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硬脂酸钙,改性填料,磷脂,纳米金属粉搅拌混合,接着加入改性玻璃纤维,搅拌混合,并在搅拌得过程施加磁场,注模,热压成型,脱模,即得耐高温玻璃纤维绝缘板。

步骤(2)所述巴氏芽孢杆菌菌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2~3份巴氏芽孢杆菌,2~3份甘油,1~2份聚乙二醇,20~30份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8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