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高强型复合混凝土膨胀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8481.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菊花;韩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朝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14/46;C03C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量 复合 复合混凝土膨胀剂 膨胀剂 氧化镁 改性 制备 膨胀 高炉干渣纤维 海泡石纤维束 表面积纤维 补偿混凝土 海泡石原矿 化学稳定性 混凝土结构 材料内部 粉体微粒 复合纤维 高炉矿渣 孔隙结构 耐久性能 网络骨架 吸水凝胶 应力松弛 团聚体 粉体 拉丝 熔融 酸解 吸水 填充 收缩 剥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高强型复合混凝土膨胀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膨胀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海泡石原矿粉体为原料,经酸解改性,海泡石纤维束从粉体微粒中剥离出来,并复合高炉矿渣熔融拉丝形成高比表面积纤维束团聚体,复合作为网络骨架并保持高炉干渣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通过复合纤维之间存在孔隙结构负载吸水凝胶并填充至材料内部,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吸水并膨胀改性,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了复合氧化镁,通过复合氧化镁的早期膨胀量提供足够的膨胀量,在后期能继续反应产生膨胀,所以不会因为早期膨胀量过大产生应力松弛而破坏混凝土结构,并能继续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有效改善膨胀剂材料的耐久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高强型复合混凝土膨胀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膨胀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近代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当前最大宗的人造材料,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被深入研究,性能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然而混凝土相对于其他材料而言,具有如下两个固有材料特征其一,是在水化硬化过程中强度增长同时伴随着体积的收缩变形其二是混凝土材料,的拉压强度比较低,即轴向抗拉强度远远低于轴向抗压强度。当收缩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可能出现开裂现,象,因此通常认为收缩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最大缺陷。混凝土的裂缝由非常细,小的微裂纹到数毫米,宽度变化范围很大。多数情况下可见的宏观裂缝只是损,坏结构的外观,就裂缝本身所造成的影响而言,对结构物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它将带来抗渗性差、强度不足、材质不均匀等质量问题,,进而促进外部有害介质如水分子、二氧化碳和氯离子等快速侵入到混凝土内部,造成钢筋锈蚀或混凝土的自然老化,从而降低结构物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因此控制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混凝土膨胀剂问世以来,通过调节混凝土中的膨胀剂掺量可得到不同膨胀率的混凝土。根据混凝土膨胀率的大小,可配制出补偿收缩混凝土或自应力混凝土,用来抵消混凝土的全部或大部分收缩变形,从而可避免或大大减轻混凝土裂纹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目前常用的混凝土膨胀剂根据膨胀源的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硫铝酸盐系列、氧化钙系列及氧化镁系列膨胀剂等。现有的氧化镁膨胀剂材料耐久性能较差,所以对其进行有效改性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膨胀剂材料耐久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久高强型复合混凝土膨胀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取海泡石并洗涤、干燥后球磨,收集球磨颗粒,按质量比1:5,将球磨颗粒与盐酸搅拌混合,保温反应,静置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收集下层沉淀;
(2)按质量比1:1:1,将下层沉淀、高炉矿渣与复合氧化镁颗粒搅拌混合,球磨1~2h后收集混合球磨颗粒并置于坩埚中,将坩埚干燥后,再升温加热,保温煅烧,收集熔融液并拉丝处理,收集拉丝纤维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改性纤维;
(3)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丙烯酰胺、0.1~0.2份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0.5~1.0份质量分数1%过硫酸钾溶液和1~2份硬脂酸钠置于三角烧瓶中,搅拌混合并保温反应,收集反应液;
(4)按质量比1:10,将改性纤维添加至反应液中,混合研磨,收集研磨浆液并置于喷雾干燥装置中,喷雾干燥并收集干燥颗粒,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备得所述的耐久高强型复合混凝土膨胀剂材料。
步骤(1)所述的盐酸浓度为质量分数0.1%盐酸。
步骤(2)所述的坩埚干燥温度为120~125℃。
步骤(2)所述的升温加热为按5℃/min升温加热至1400~1500℃。
步骤(4)所述的喷雾干燥为控制进口温度为175~220℃,出口温度为200~250℃,喷雾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朝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朝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8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