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多孔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8802.9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1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06 | 分类号: | B01J23/06;B01J35/00;B01J35/10;B01J37/00;B01J37/3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多孔 复合 光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多孔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电气石粉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搅拌形成混合固体,然后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形成粘稠物;步骤2,将粘稠物放入模具中加温加压反应2‑4h,取出后得到基材;步骤3,将基材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0‑20min,取出后烘干得到多孔基材;步骤4,将乙酸锌和乙基纤维素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有机锌液,然后将有机锌液均匀涂覆在多孔基材表面,烘干放入紫外光下光照反应20‑50min,得到一级镀膜基材;步骤5,将钛酸正丁酯乙醇液喷洒在一级镀膜基材表面,然后放入高湿度环境内光照反应10‑30min,烘干后得到多孔光催化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多孔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具有化学惰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较强的氧化能力以及抗化学腐蚀的能力,且价格低廉,在能量转换、废水处理、环境净化、传感器、涂料、化妆品、催化剂、填充剂等诸多领域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尤其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N型半导体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既节能又环保,是当前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纳米功能材料。虽然二氧化钛是一种有潜质的光催化剂,但是宽带隙(锐钛矿约为3.2eV,金红石约为3.0eV)使得TiO2只能被占太阳光5%的波长较短的紫外线(λ﹤387nm)激发,同时,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极易复合,导致吸收光的量子产率很低,这大大阻碍了二氧化钛这种光催化剂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多孔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光催化剂电子-空穴复合速度快的问题,通过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复合,有效的提升光催化剂的利用率,且比表面积大,光催化接触面积大。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多孔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电气石粉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搅拌形成混合固体,然后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形成粘稠物;
步骤2,将粘稠物放入模具中加温加压反应2-4h,取出后得到基材;
步骤3,将基材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0-20min,取出后烘干得到多孔基材;
步骤4,将乙酸锌和乙基纤维素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有机锌液,然后将有机锌液均匀涂覆在多孔基材表面,烘干放入紫外光下光照反应20-50min,得到一级镀膜基材;
步骤5,将钛酸正丁酯乙醇液喷洒在一级镀膜基材表面,然后放入高湿度环境内光照反应10-30min,烘干后得到多孔光催化材料。
所述步骤1中的电气石粉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3-5:1,所述混合搅拌采用干法球磨。
所述步骤1中的无水乙醇的加入量是电气石粉质量的10-20%,所述搅拌速度为200-500r/min。
所述步骤2中的加温加压反应的压力为0.6-1.2MPa,温度为120-150℃。
所述步骤3中的无水乙醇的加入量是基材质量的80-90%,所述烘干的温度为90-100℃。
所述步骤4中的乙酸锌在无水乙醇的浓度为100-120g/L,乙基纤维素的摩尔量是乙酸锌摩尔量的70-8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0-2000r/min。
所述步骤4中的有机锌液在多孔基材表面的涂覆量为5-15mL/cm2,烘干的温度为80-90℃。
所述步骤4中的紫外光光照的强度为0.5-1.2W/cm2,温度为8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8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