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识别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9026.4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高頔;安青青;刘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G10L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李相雨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识别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识别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光源、光纤微腔、光谱仪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光源用于向所述光纤微腔发射连续谱光;所述光纤微腔用于接收所述连续谱光以及待识别声波;所述光谱仪用于获取所述连续谱光经过所述光纤微腔并发生谐振时的原始谐振参数,以及获取所述连续谱光以及待识别声波同时经过所述光纤微腔,并发生谐振时的调制谐振参数;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始谐振参数以及调制谐振参数,得到所述待识别声波的声波参数;根据所述声波参数与预设的声波模板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待识别声波的文本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一步提升语音识别产品的识别率,会花费更长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识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逐渐兴起,语音识别作为AI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发展迅速。语音识别改变了人与机器交互的传统模式,通过特征提取、模型建立以及模式匹配等技术操作,将人类语言直接与机器进行通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
具体地,语音识别是一种深度算法技术,主要涉及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的建立和优化,在保证声学模型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用语言模型进行深度计算及优化。然而,目前,语音识别产品的识别率已经到达一个瓶颈状态,已接近于人类语音识别极限,更进一步提升会花费更长时间和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生产厂家以屏幕交互的方式来弥补这种不足,但由于语音识别的声学模型结构单一、标准严格,屏幕交互的方式会造成整个产品结构的复杂,同时不适用于人体习惯性操作,灵活性和用户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识别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一步提升语音识别产品的识别率,会花费更长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光源、光纤微腔、光谱仪以及处理模块;
所述光源用于向所述光纤微腔发射连续谱光;
所述光纤微腔用于接收所述连续谱光以及待识别声波;其中,所述光纤微腔表面覆盖有在受到声波和/或光波调制时发生形变的石墨烯膜;
所述光谱仪用于获取所述连续谱光经过所述光纤微腔并发生谐振时的原始谐振参数,以及获取所述连续谱光以及待识别声波同时经过所述光纤微腔,并发生谐振时的调制谐振参数;其中,谐振参数至少包括波长以及谐振时刻;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始谐振参数以及调制谐振参数,得到所述待识别声波的声波参数;其中,所述声波参数至少包括振幅以及频率;
根据所述声波参数与预设的声波模板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待识别声波的文本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应用于上述语音识别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的光源向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的光纤微腔发射连续谱光;
获取所述连续谱光经过所述光纤微腔并发生谐振时的原始谐振参数,以及获取所述连续谱光以及待识别声波同时经过所述光纤微腔,并发生谐振时的调制谐振参数;其中,谐振参数至少包括波长以及谐振时刻;
根据所述原始谐振参数以及调制谐振参数,得到所述待识别声波的声波参数;其中,所述声波参数至少包括振幅以及频率;
根据所述声波参数与预设的声波模板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待识别声波的文本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语音识别方法中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语音识别方法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9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