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破损修复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9164.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峰;胡世宇;郭坤鑫;刘平军;高建磊;高凯;冯化卫;李科威;章娜;樊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3 | 分类号: | E04G2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破损 修复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面破损修复支架,其包括:中转箱体、多根竖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多根横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处理器以及传感器,多根第一导轨环绕设置在房屋的周围,多根第二导轨设置在房屋屋顶的上方,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轨连接,中转箱体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上,中转箱体中设置有用于修复房屋构建层的材料;传感器设置在中转箱体的侧壁上,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用户可以将修复材料存放在中转箱体中,节省修复材料对屋面空间的占用,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修复工作效率,降低修复成本,实现房屋修复的智能化,便于用户对修复支架进行安装以及维护,便于用户对修复支架进行操作以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修复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屋面破损修复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房屋结构出现在生活当中,在使用房屋时,会出现房屋屋面发生损坏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对于屋面的修复通常是人工将修复材料以及修复工具搬运到屋面上,然后人工进行屋面修复,修复效率较低,修复材料较多无处存放,并且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面破损修复支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屋面破损修复支架,其包括:中转箱体、多根竖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多根横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处理器以及传感器,多根所述第一导轨环绕设置在房屋的周围,多根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房屋屋顶的上方,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中转箱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中转箱体中设置有用于修复房屋构建层的材料;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中转箱体的侧壁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可以将修复材料存放在中转箱体中,节省修复材料对屋面空间的占用,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修复工作效率,降低修复成本,实现房屋修复的智能化,便于用户对修复支架进行安装以及维护,便于用户对修复支架进行操作以及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机以及推拉结构,所述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顶端,所述升降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中转箱体的顶端连接,所述推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所述推拉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中转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升降机以及所述推拉结构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处理器控制中转箱体的升降以及移动,实现房屋屋面的自动修复,实现修复材料的自动搬运,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修复工作效率,实现房屋修复的智能化,便于用户对修复支架进行安装以及维护,便于用户对修复支架进行操作以及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的截面呈U字形,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中转箱体的中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插接杆,所述中转箱体的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一插接杆与所述第一导轨的U形槽适配,所述第一插接杆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第一导轨的U形槽中;所述第二插接杆与所述第二导轨的U形槽适配,所述第二插接杆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第二导轨的U形槽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接杆以及U形槽的设置,防止中转箱体从导轨中滑出,对中转箱体起到限定滑动方向的作用,提高修复支架的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杆以及所述第二插接杆分别包括:杆体以及一对滑动轮,一对所述滑动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两端,所述滑动轮与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的U形槽适配,所述滑动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U形槽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动轮的设置,降低了中转箱体与导轨之间的滑动阻力,降低中转箱体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节省电力资源,降低修复成本,防止中转箱体被磨损,延长中转箱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9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危房、工程应急加固支撑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环保移动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