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芯片安装装置及其基因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9471.0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勇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76;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芯片 安装 装置 及其 基因 检测 设备 | ||
一种基因芯片安装装置及其基因检测设备,包括,前面板,前面板通过侧面板与复位板装配固定;后面板上设置有后面板铰接块,后面板铰接块通过面板铰接轴与盖板上的盖板铰接块铰接;盖板用于压紧夹框组件,夹框组件内安装有基因芯片;夹框组件安装在检测槽内,检测槽设置在检测框内侧,检测框通过检测底板与底面板装配固定,检测槽内、夹框组件下方设置有托板,托板上设置有托板通孔,且托板底面与复位轴顶部装配固定,复位轴顶部设置有定位孔、复位凸环,夹框定位柱穿过托板通孔后与定位孔装配,复位轴顶部穿过电路板、固定板后与托板装配固定;复位轴底部装入复位导向筒内,复位轴底部与复位弹簧顶部贴紧,复位弹簧底部与检测底板贴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因芯片安装装置及其基因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
通过检测基因来检测疾病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目前主要通过电化学基因芯片进行检测,如公开号为CN103224878A、CN105861293B等中国专利中公开的基于电化学基因芯片的基因检测设备。
基因芯片需要接入试剂,然后检测试剂在基因芯片内发出的电流或荧光,从而实现对基因的检测。但是基于电化学基因芯片的基因检测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发现,接入试剂的管道一般很难实现与基因芯片的试剂接入口的密封;而且在实验时,需要对基因芯片进行加热,一般需要采用加热装置贴紧在基因芯片上对基因进行加热,那么如何解决基因芯片与加热装置的贴紧也是个问题。一般采用直接将基因芯片压紧在加热装置上,这种方式虽然效果好,而且简单,但是容易造成芯片被压坏。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基因芯片安装装置及其基因检测设备,其能够实现试剂接入口的较好密封,且还能够有效保护芯片不被压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因芯片安装装置及其基因检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芯片安装装置,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后面板固定在底面板上,所述的前面板通过侧面板与复位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后面板上设置有后面板铰接块,所述的后面板铰接块通过面板铰接轴与盖板上的盖板铰接块铰接;盖板用于封闭检测槽顶部,且压紧夹框组件,夹框组件内安装有基因芯片;
所述的夹框组件安装在检测槽内,检测槽设置在检测框内侧,所述的检测框通过检测底板与底面板装配固定,所述的检测槽内、夹框组件下方设置有托板,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托板通孔,且托板底面与复位轴顶部装配固定,复位轴顶部设置有定位孔、复位凸环,夹框定位柱穿过托板通孔后与定位孔装配,所述的复位轴顶部穿过电路板、固定板后与托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复位轴底部装入复位导向筒内,复位凸环与复位导向筒内部可轴向滑动装配,且复位轴底部与复位弹簧顶部贴紧,复位弹簧底部与检测底板贴紧。
优选地,所述的机身上可转动安装有卡锁轴,所述的卡锁轴上固定有卡锁定位板,所述的卡锁定位板内侧安装有前导电块,所述的前导电块与前定位块接触导电,从而使得第一检测电路形成回路;
所述的基因芯片安装装置装入检测安装槽内的一端端面为后面板,所述的后面板上设置有后导电块,后导电块与安装在检测安装槽内侧的后定位块接触导电,从而使得第二检测电路形成回路。
优选地,所述的底面板底部设置有滑条,所述的滑条可在机身滑槽和托板滑槽内滑动,机身滑槽设置在检测安装槽底部,且机身滑槽和托板滑槽相互连通,托板滑槽设置在机身托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勇,未经赵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9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