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织红细胞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0062.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凤;蔡清华;刘旭;林月;孙成艳;何浩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96 | 分类号: | G01N33/96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3010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细胞 模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织红细胞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血液质控物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产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的网织红细胞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分离洗涤红细胞,得到纯化红细胞;步骤二、用稀释液稀释纯化红细胞,加入加载剂,在脉冲电磁场的作用下将加载剂引入到纯化红细胞内;步骤三、向引入加载体后的细胞中加入固定液,室温固定,洗涤细胞,用细胞保存液保存,得到网织红细胞模拟物。该模拟物制备步骤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可作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的质量控制物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液质控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织红细胞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由单一或多组分的血细胞或血细胞模拟物组成的血液质控品,具备如同血液一样的可检测的特性,可以用于血液分析仪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日常监控。
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过渡阶段的细胞,是未成熟的红细胞,其特征是刚脱去细胞核、胞质内尚残留有少量RNA。网织红细胞的总数或百分比对于临床上对贫血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缺乏叶酸、维生素B12)贫血、失血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增加最为显著,常10%。造血恢复期可见RET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低于0.00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
2、评价疗效:①观察贫血疗效,RET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②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3、放疗和化疗的监测:网织红细胞的动态观察可指导临床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
综上所述,网织红细胞的各项指标在贫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的研究发现,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检测肝硬化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中高端的血细胞分析仪都将网织红细胞作为分析和检测的指标,对血液样本中网织红细胞的分析已成为血液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质控物对网织红细胞计数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因此开发出准确的可用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网织红细胞质控物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对于网织红细胞质控物的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猪血的网织红细胞为原料,通过离心分离等方法分离出网织红细胞,制备网织红细胞质控品(US5736402,US5858789,US5945340,US6444471),这种制备方法原料的处理量大,产率不好,血小板的分离可能不彻底,所需成本较高。
2、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进行处理后,注入核酸物质,模拟网织红细胞,制备网织红细胞质控品(US6399388,US6406915,US5432089),该方法制得的产物是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混合物,网织红细胞的产率取决于核酸注入的比例多少,并且操作过程繁琐。
3、通过核酸等物质与红细胞膜表面共价结合的方式制备网织红细胞模拟物(US7195919),该方法制备的网织红细胞质控品的储存效期取决于核酸与细胞表面连接的强度,在长期储存时难以保证效期,并且操作繁琐。
4、分离纯化哺乳动物无核红细胞,通过加入细胞处理液和固定液制备网织红细胞质控品(CN101881778),该制备方法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是其制备过程中利用蛋白质变性剂使细胞内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以达到与染料的吸附作用,蛋白变性剂的作用程度会影响网织红细胞模拟物的产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产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的网织红细胞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