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麻纤维脱胶的微生物菌液以及麻纤维脱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0238.4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乔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官芳 |
主分类号: | D01C1/04 | 分类号: | D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纤维 脱胶 微生物菌液 九香虫 虫草 去离子水 蜂蜜 菌液 制备 粪便 发酵 喂养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麻纤维脱胶的微生物菌液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菌液由虫草喂养九香虫后将虫草、九香虫和粪便配合去离子水与蜂蜜发酵制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脱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麻纤维脱胶的微生物菌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脱胶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脱胶和生物脱胶两大类。传统的沤麻法存在占用水面、污染严重、工艺条件控制困难、纤维产量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现有麻脱胶企业普遍采用化学脱胶法,耗水量大,纤维制成率低、脱胶产生的大量高浓度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在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与日俱增以及各级政府节能减排重大部署迅速实施的今天,麻脱胶行业面临着高成本的污水治理乃至“关停”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生物脱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印度、加拿大、美国均在积极进行麻类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经化学脱胶和生物脱胶的原麻均需用洗麻机清洗,并经给油、烘干,得到精干麻纤维。生物脱胶主要包括微生物脱胶和酶脱胶,但目前微生物脱胶或酶脱胶条件苛刻、专业性强、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且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同样会造成生产废水COD升高,且生产成本高。因此,研究操作简单、成本低、污染小、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的生物脱胶或者结合物理手段的生物脱胶技术,成为麻类脱胶工艺的必然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麻纤维脱胶的生物菌液以及使用该菌液脱胶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麻纤维脱胶的微生物菌液,由虫草喂养九香虫后将和虫草、九香虫和粪便配合去离子水与蜂蜜发酵制得。
一种用于麻纤维脱胶的微生物菌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培养容器底部均匀铺垫一层蚕沙,在蚕沙上均匀覆盖一层丹参,在蚕沙上插上鲜虫草,向培养容器中投放活九香虫,保持容器内温度为22℃-17℃,湿度为40%-50%;
(2)投放九香虫3-4天后将鲜虫草拔出,将鲜虫草切碎成直径不超过0.3cm虫草颗粒,将虫草颗粒均匀撒在培养容器内;
(3)投放九香虫34-37天后将培养容器内的混合物取出,将混合物、蜂蜜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投放至发酵容器,发酵时发酵容器内的温度控制在23℃-28℃范围内,将发酵容器密闭发酵28-33天后得到初始菌液;
(4)向发酵容器内的初始菌液中再次投放去离子水和皂荚,搅拌均匀,发酵时发酵容器内的温度控制在28℃-32℃范围内,密闭发酵29-32天后的到最终菌液;
(5)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容器内的最终菌液倒出,使用过滤筛将菌液中的残渣过滤后即可用于竹、麻的脱胶。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步骤(1)中蚕沙、丹参、鲜虫草和活九香虫的重量比为:10-10.5:3.5-4:1-1.5:4。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步骤(3)中混合物、蜂蜜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5.5-6:4-4.2:13-14。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步骤(4)中初始菌液、去离子水和皂荚的重量比为:1-1.5:15:5-5.5。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皂荚在投放前需要粉碎成直径不超过1cm的颗粒。
一种用于麻纤维脱胶的微生物菌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1)选取待脱胶的麻纤维,晾晒至含水率在45%-55%范围内;
(2)选取最终菌液和去离子水勾兑得到脱胶菌液;
(3)将步骤(1)中晾晒好的麻纤维均匀铺放在脱胶室内,再将脱胶菌液均匀喷洒在麻纤维上面,用薄膜将麻纤维盖住,保持脱胶室内温度为30℃-32℃,25天后将薄膜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官芳,未经乔官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2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收获去杂实验台
- 下一篇:螺杆式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设备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