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0338.7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骏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4;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慢性胃炎 中药配方 制备 中药组合物 清水浸泡 文火煎煮 重量份数 蒲公英 川楝子 广郁金 路路通 生白芍 生山楂 丹参 倒出 甘草 治疗 沸腾 药材 中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蒲公英15~28g,丹参11g,川楝子7g,广郁金13g,路路通13g,生白芍11g,生山楂11g,甘草4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早晚各1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慢性胃炎治疗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主要分为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胃病之首,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以上,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至胃癌,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西医一般认为慢性胃炎病因为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持续反复作用于易感人群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其中国内消化界学者一致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通过增加胃泌素来增加胃酸分泌;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研究表明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存在Hp感染,慢性胃炎炎症程度与有无Hp感染及Hp菌量呈正比关系,根除Hp可使胃粘膜炎症消退,慢性炎症程度减轻,成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环节之一。西医治疗以根除Hp、抑酸或制酸治疗、增强胃粘膜防御为主。根除Hp目前推荐方案是以铋剂、PPI加2种抗生素组成的四联方案。抑酸或抗酸治疗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制酸剂、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增强胃粘膜防御的药物有铋剂、铝碳酸制剂和硫糖铝等。西药治疗起效快,临床缓解率高,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多。而中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可多靶点多层次整体调节,不仅可以改善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也可总体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现代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损害而反复腹痛腹胀呕吐,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以致大多数患者微量元素缺乏,而微量元素缺乏又可引起患者食欲和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慢性胃炎症状加重。慢性胃炎患者铁、锌含量偏低,可使胃粘膜对细菌的创伤面恢复迟缓、影响粘膜修复、T细胞数量减少、机体抵抗感染力下降,胃内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引起胃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能消食导滞,疏肝理气,和胃健脾、解郁消胀,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 且无毒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反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蒲公英15~28g,丹参11g,川楝子7g,广郁金13g,路路通13g,生白芍11g,生山楂11g,甘草4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早晚各1次。
发明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慢性胃炎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丹参生新祛瘀、脉顺调经;郁金疏肝经郁滞、镇痛健胃;蒲公英消炎疏肝,和胃补脾,祛邪扶正;路路通祛经络之留滞,宽中行气;白芍养血柔肝,伍甘草缓急和理;山楂配甘草,化瘀血而不伤正气,且山楂酸甘微温,助胃酸行结气,醒脾气,又制丹参、蒲公英之寒凉;川楝子行气止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蒲公英15~28g,丹参11g,川楝子7g,广郁金13g,路路通13g,生白芍11g,生山楂11g,甘草4g。
实施例2:如果患者痛甚,在上述组分中加延胡索10g。
实施例3:如果患者胃纳欠馨,在上述组分中加炒谷芽7g,炒麦芽7g,鸡内金10g,砂仁(后下)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骏霞,未经冯骏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