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壁防粘附技术的废润滑油再生用沉降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1117.1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浩昌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内壁 粘附 技术 润滑油 再生 沉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壁防粘附技术的废润滑油再生用沉降罐,包括釜体,釜体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加料管,釜体的底端面中部贯通连接排污管,釜体的内腔顶端面设有减速器和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输入轴,输入轴与减速器转动连接,釜体的内腔顶部中央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釜体上,转轴的外圆面底端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杆,所有的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干扰筒,干扰筒是圆管筒,干扰筒设在出油管的上方,釜体的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本发明通过设置干扰筒,利用干扰筒的缓缓转动,从而带动釜体内腔侧壁附近的油液缓缓流动,从而有效的防止油液中的颗粒物杂质依附在釜体1的内腔壁上,有利于油液中的杂质汇聚在釜体的底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润滑油二次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内壁防粘附技术的废润滑油再生用沉降罐。
背景技术
沉降是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密度不同,分散相粒子在力场(重力场或离心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定向运动。沉降的结果使分散体系发生相分离。可利用悬浮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固体颗粒下沉而与流体分离。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中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环烷烃、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生物基础油正越来越受欢迎,它可以生物降解而迅速的降低环境污染。合成润滑油具有低温性能优异,润滑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适用于高负荷、高转速、高真空、高能辐射和强氧化介质等环境。由于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在寻求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措施,而这种”天然”润滑油正拥有这个特点,虽然植物油成本高,但所增加的费用足以抵消使用其它矿物油、合成润滑油所带来的环境治理费用。
目前,大部分废润滑油再生用沉降罐通过对废润滑油进行自沉降,由于废润滑油较粘稠,在自沉降过程中部分杂质容易附着在沉降罐内壁,造成沉降不彻底,降低沉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内壁防粘附技术的废润滑油再生用沉降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内壁防粘附技术的废润滑油再生用沉降罐,包括釜体,釜体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加料管,釜体的底端面中部贯通连接排污管,釜体的内腔顶端面设有减速器和电机,减速器设在釜体的顶端面中央,电机设在减速器的右侧,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输入轴,输入轴与减速器转动连接,釜体的内腔顶部中央设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贯穿釜体的顶壁且转动连接在减速器上,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釜体上,转轴的外圆面底端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杆,所有的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干扰筒,干扰筒是圆管筒,干扰筒设在出油管的上方,釜体的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
进一步的,釜体的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四个支腿。
进一步的,支腿是U型结构,支腿的内腔顶壁设有液压缸,支腿的内腔左右侧壁对称设有滑轨,液压缸上的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滑轨相配合的减震板,减震板与滑轨之间是滑动连接,减震板的底端设有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浩昌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浩昌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1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