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1348.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鞘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02 | 分类号: | B64D27/02;B64C3/00;B64C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力;韩卫东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翼 航空器 驱动机构 驱动装置 翼梢小翼 左右两侧 下拉式 机翼 航空技术领域 安全稳定 飞行效率 高速飞行 模式转换 底驱式 滑移式 折叠式 整流翼 板状 操控 副翼 前部 前缘 围挡 主翼 垂直 飞行 | ||
1.一种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主翼前缘的前方下部设置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的前方下部设置副翼(1),板翼(4)分为四部分,前部为固定主翼,固定主翼的左右两侧设置可以下反和改平的翼梢小翼(5),固定主翼的后部为可以下反和改平的下反翼(9),尾部为固定的整流翼(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翼左右两侧可以下反和改平的翼梢小翼(5)为下拉式,所述固定主翼后部可以下反和改平的下反翼(9)为下拉式下反翼、平分式下反翼、折叠式下反翼、滑移式下反翼、围挡式下反翼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梢小翼(5)为下拉式是在翼梢小翼(5)与固定主翼间增设翼梢小翼铰链(17)制作为拉拽下反和放松上反的柔性或者刚性薄壳结构;所述下拉式下反翼是在下反翼(9)与固定主翼间增设下反翼铰链(8)制作为拉拽下反和放松上反的柔性或者刚性薄壳结构;平分式下反翼是沿水平方向将主翼一分为二,分为上板翼与下板翼,上板翼是活动翼,下板翼是固定翼,上板翼与机身之间通过摇杆连接,操纵机构驱动摇杆使上板翼围绕下板翼前后摆动;折叠式下反翼采用柔性布料制作,通过折叠机构收藏进板翼内部或展开;滑移式下反翼采用刚性材料制作,分为可以相互重叠的几段,通过滑移机构将几段下反翼收合为一段收藏进主翼内部或下反展开;围挡式下反翼利用片状机身的左右立面收藏下反翼,下反翼的转轴位于片状机身的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翼(4)为薄壳结构,由高强度复合材料或者高强度轻金属框架加上尼龙布制成;板翼(4)的轮廓线为低速翼型的上表面曲线,水平飞行时,在板翼(4)上表面将空气气流通过翼型下洗产生升力的同时,在板翼(4)下表面还可以将螺旋桨滑流强制下洗产生升力,得到比一般固定翼更大的升力,垂直起降的推重比大于1,水平飞行时的推重比大于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梢小翼(5)为薄板翼型或者外凸内平的翼型,翼梢小翼(5)的前缘接近驱动装置(3)、下缘超过驱动装置(3)的下缘、后缘接近或超过板翼(4)的后缘,翼梢小翼(5)的后缘轮廓线的宽度按照流线形状逐渐减小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翼(1)为上凸下平的翼型,通过副翼(1)后部的横向铰链(2)与机身相连,副翼(1)围绕横向铰链(2)转动以改变攻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位于固定主翼、副翼(1)与翼梢小翼(5)围成的箱体之中,形成涵道风扇;驱动装置(3)是螺旋桨、涵道螺旋桨、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机中的任一种,沿弦向吹送到机翼下部的气流的流速与驱动装置的功率成正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翼的宽度为所有螺旋桨按照直径D悉数并排的宽度的1.1-1.5倍,固定主翼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倍螺旋桨直径D,下反翼(9)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倍螺旋桨直径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翼(4)构成的航空器的起飞、降落和迫降均为垂直方式,采用悬挂式气缸弹簧起落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翼(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板翼(4)的数量可以是1,构成一幅顶置式的机翼,或是2的倍数,构成左右对称横置式的多幅机翼,对于中型或者大型载人航空器,机翼的数量按照横置式机翼左右机翼成对地前后串连的方式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鞘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鞘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13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板翼下方安装驱动机构增强升力并实现垂直起降的方法
- 下一篇: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