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1517.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久;赵晓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汞离子 碳纳米 柠檬酸 激发波长 种检测 蒸馏水 荧光传感器 荧光光谱仪 光稳定性 混合溶液 离心处理 尿素溶解 微波加热 荧光发射 荧光检测 比色皿 待测液 体积比 荧光 粒径 水中 制备 尿素 发光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步骤是:1)将柠檬酸和尿素溶于水中得到溶液A;微波加热,柠檬酸和尿素溶解后,离心处理,制备出粒径在1‑10nm的碳纳米点;2)将步碳纳米点溶于蒸馏水中配成质量体积比为0.05mg/ml碳纳米点溶液;3)将含有汞离子的待测液加入到碳纳米点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均匀,置于比色皿中,使用Pekin‑Elmer LS‑55型荧光光谱仪,在420nm的激发波长下进行荧光检测,若荧光相对强度小于780,则说明溶液中存在汞离子。本发明是通过使用水溶性好、光稳定性好、激发波长依赖的荧光发射、毒性低、易得的发光碳纳米点作为荧光传感器,实现汞离子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汞是一种高毒性且在生活环境中存在相当普遍的重金属,对环境及生物体的危害非常大。汞接触可对生物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毒性效应可直接导致甲状腺、肝、心脏疾病,并引起慢性汞中毒,神经系统紊乱,甚至引发尿血、尿毒症等疾病。因此,检测汞离子的相关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荧光传感器主要利用主体(发光材料)和客体(小分子或离子)选择性结合前后发光强度(增强或淬灭)或发光频率的改变(红移或蓝移)来识别和分析目标分子或离子的。近年来由于荧光传感器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好的可逆性及易于微型化等特点使其成为分子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常用的荧光传感器的材料包括有机荧光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等,但是常用的荧光材料都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水溶性差、不易于合成等。
纳米碳量子点属于发光纳米粒子。近年来,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光稳定性、生物相容性、激发波长依赖的荧光发射等性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荧光纳米碳量子点检测汞离子,解决了汞离子检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柠檬酸和尿素溶于水中得到溶液A,其中,柠檬酸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15ml,尿素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2:1;放入微波炉中加热4-5min,柠檬酸和尿素溶解后,再用18500rpm的离心机离心3次,每次20min,制备出粒径在1-10nm的碳纳米点;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碳纳米点溶于蒸馏水中配成质量体积比为0.05mg/ml碳纳米点溶液;
步骤三、按照体积比为1:2将含有汞离子的待测液加入到步骤二制得的碳纳米点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均匀,置于比色皿中,使用Pekin-Elmer LS-55型荧光光谱仪,在420nm 的激发波长下进行荧光检测,若荧光相对强度小于780,则说明溶液中存在汞离子。
步骤一制得的碳纳米点中,粒径分布在5-6nm之间的占2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使用水溶性好、毒性低、激发波长依赖的荧光发射、光稳定性好易得的发光纳米碳量子点作为荧光传感器,实现汞离子的检测;
(2)本发明所述方法信号稳定、体系非常简单、样品不需前处理;
(3)本发明所述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比较高、检测速度比较快,在生物样品分析、及医疗诊断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均为本发明检测方法对汞离子特异性的检测结果;
图3、图4、图5和图6均为汞离子浓度(0-10mM)对纳米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1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