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胶印油墨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2162.9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心版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7 | 分类号: | C09D11/107;C09D11/102;C09D11/06;C09D11/03;C09D11/0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印油墨 耐磨 环氧丙烯酸树脂 植物油脂肪酸酯 植物油 改性粘土 连接料 异丙醇 改性 颜料 生产工艺 质量性能指标 储存稳定性 耐磨性 高速分散 聚乙烯蜡 印刷适性 研磨 混合物 分散剂 光泽度 流平剂 消泡剂 重量份 制备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胶印油墨,由如下重量份的主要原料制成:颜料15‑18份、环氧丙烯酸树脂45‑50份、异丙醇20‑25份、植物油10‑15份、植物油脂肪酸酯5‑8份、改性粘土5‑10份、改性纳米SiO25‑10份、聚乙烯蜡3‑4份、分散剂1‑2份、消泡剂0.5‑1份、流平剂0.5‑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耐磨胶印油墨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以环氧丙烯酸树脂、异丙醇、植物油、植物油脂肪酸酯制备连接料;步骤S2、将连接料、颜料、改性粘土、改性纳米SiO2的混合物高速分散;步骤S3、研磨;步骤S4、再加入助剂混合均匀。本发明加工得到的耐磨胶印油墨,耐磨性高,光泽度好,储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质量性能指标和印刷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印油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耐磨胶印油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胶印油墨为了赋予印刷后的油墨具有耐磨擦的性能,在制作胶印油墨时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蜡成分。现有技术中,胶印油墨的生产工艺是先将蜡粉与凡立水、植物油和矿物油搅拌混合,然后进行研磨以制备成蜡浆或蜡膏,然后再将所制得的蜡浆或蜡膏直接添加到基墨中进行简单的搅拌分散以制备胶印油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先制备蜡浆或蜡膏再添加到基墨中制备胶印油墨的生产工艺,由于蜡浆为浆状,而蜡膏为膏状,并且由于蜡在油墨中的分散程度,决定油墨的耐磨性能,然而,浆状的蜡浆和膏状的蜡膏分别分散在基墨中的总比表面积均比较小,即蜡浆或蜡膏在基墨中分散程度比较低,从而造成所制得的胶印油墨的耐磨性能比较差。另外,现有技术将蜡浆或蜡膏添加到基墨分散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分散条件,从而也使得蜡的分散程度不高,造成其所制得的胶印油墨的耐磨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胶印油墨及其生产工艺,通过以环氧丙烯酸树脂、异丙醇、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生产胶印油墨连结料,配之与颜料、改性粘土、改性纳米SiO2和加工助剂等,经过充分分散研磨后,得到的耐磨胶印油墨,耐磨性高,光泽度好,储存稳定性好,具有不逊色于传统胶印油墨的质量性能指标和良好的印刷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磨胶印油墨,由如下重量份的主要原料制成:颜料15-18份、环氧丙烯酸树脂45-50份、异丙醇20-25份、植物油10-15份、植物油脂肪酸酯5-8份、改性粘土5-10份、改性纳米SiO25-10份、聚乙烯蜡3-4份、分散剂1-2份、消泡剂0.5-1份、流平剂0.5-1份;
所述耐磨胶印油墨由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步骤S1、于常温下,边搅拌边缓慢将环氧丙烯酸树脂加入异丙醇中,加完后,继续搅拌30-40min,再加入植物油和植物油脂肪酸酯,搅拌50-60min,分散均匀,制得连接料;
步骤S2、将60%-70%的连接料、颜料、改性粘土、改性纳米SiO2置于高速分散机中,3000r/min条件下分散1h,制得混合料;
步骤S3、然后采用三辊研磨机对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前,加入氧化锆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至细度≤15μm,研磨时物料温度不得超过50℃;
步骤S4、再加入剩余的连接料、分散剂、消泡剂和流平剂,500r/min条件下搅拌1-2h,制得耐磨胶印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为豆油和桐油按照质量比2:1复配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脂肪酸酯为大豆油酸甲酯、大豆油酸乙酯、油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由如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心版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心版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2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