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流量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和闭环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2205.3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西;王新校;代子阳;杨豫魁;姚旺;刘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47 | 分类号: | F02M26/47;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流量 开度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发动机控制器 废气流量测量 文丘里流量计 温度传感器 闭环控制 流量计算 流量系数 测量 再循环系统 流量特性 数据计算 废气 修正 反馈 应用 | ||
1.一种废气流量测量系统,包括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发动机控制器,所述EGR系统包括EGR冷却器和EGR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EGR冷却器和所述EGR阀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EGR阀的出气口;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前废气温度,将所述阀前废气温度并发送至所述发动机控制器;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前废气压力,并将所述阀前废气压力发送至所述发动机控制器;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后废气压力,并将所述阀后废气压力发送至所述发动机控制器;
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阀前废气压力和所述阀后废气压力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前后压差;利用所述阀前废气压力、所述阀前后压差和所述阀前废气温度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获取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流量系数,并利用所述流量系数修正所述理论废气流量得到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实际废气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利用所述阀前废气压力、所述阀前后压差和所述阀前废气温度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的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具体用于:
按照伯努利方程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所述伯努利方程为:
其中,Q'为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A为所述EGR阀的预设流通面积,ΔP为所述阀前后压差,ρ为废气密度且Pin为所述阀前废气压力,Tin为所述阀前废气温度,R为热力学气体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还用于:
建立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所述阀前后压差、所述阀前废气温度和所述实际废气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生成废气流量MAP图。
4.一种废气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废气流量测量系统中的发动机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前废气温度、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前废气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后废气压力;
根据所述阀前废气压力和所述阀后废气压力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阀前后压差;
利用所述阀前废气压力、所述阀前后压差和所述阀前废气温度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
获取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流量系数,并利用所述流量系数修正所述理论废气流量得到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实际废气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阀前废气压力、所述阀前后压差和所述阀前废气温度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包括:
按照伯努利方程计算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所述伯努利方程为:
其中,Q'为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理论废气流量,A为所述EGR阀的预设流通面积,ΔP为所述阀前后压差,ρ为废气密度且Pin为所述阀前废气压力,Tin为所述阀前废气温度,R为热力学气体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EGR阀在不同开度下的所述阀前后压差、所述阀前废气温度和所述实际废气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生成废气流量MAP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22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发动机排气再循环通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节油卡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