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2503.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黄霞;郝雯;聂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端部 细端部 反硝化脱氮 硫自养 三相分离器 氮气 外循环组件 反应器 流动床 内筒 内循环系统 外循环系统 反应填料 脱氮效率 外循环口 稳定运行 排出 死区 筒壁 堆积 流出 保证 | ||
1.一种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包括反应器、外循环组件和三相分离器,
所述反应器包括粗端部和与所述粗端部连接的细端部,所述细端部用于发生硫自养反硝化脱氮反应,所述粗端部用于排出所述硫自养反硝化脱氮反应产生的氮气且所述粗端部用于溢流出水;
所述细端部的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细端部的筒壁之间构成内循环系统;
所述三相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粗端部和所述细端部的连接处,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外循环口与所述外循环组件之间构成外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组件包括:
外循环泵;
外循环进水管道,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的进口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外循环口连接,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的出口与所述外循环泵的进水口连接;
外循环出水管道,所述外循环出水管道的进口与所述外循环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外循环出水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细端部的进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中轴线与所述反应器的中轴线重叠,且所述内筒的高度能够上下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纵截面构造为倒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中轴线与所述反应器的中轴线重叠,且所述三相分离器的高度能够上下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端部以及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硫磺填料,所述硫磺填料为粒径为3-5毫米的球形颗粒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端部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连接进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端部的上端设有溢流出水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端部还设有用于净化出水水质的吸附过滤层,所述吸附过滤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承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流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过滤层填充粒径为2-4毫米的泡沫颗粒滤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25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