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锅法制备蓝、黄、橙光发射的荧光硅纳米粒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6368.9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丽;王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59 | 分类号: | C09K11/59;B82Y20/00;B82Y40/00;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纳米粒子 还原剂 荧光 橙光 透析 硅烷偶联试剂 后处理 反应条件 绿色环保 偶联试剂 室温混合 原料硅烷 发射 透析袋 蒸干 装入 能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制备蓝、黄、橙光发射的荧光硅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硅烷偶联试剂和还原剂为原料,通过室温混合后加入水进行搅拌,再装入透析袋透析,将透析后的溶液蒸干制得;本发明采用的原料硅烷偶联试剂和还原剂,其廉价易得,起反应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不苛刻,能耗低,后处理工艺容易,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简单、绿色、高效制备多色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一锅法制备蓝、黄、橙光发射的荧光硅纳米粒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检索专利中针对荧光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有两种,一种是涉及到采用纯的氢气,利用惰性环境、高温加热和真空处理等复杂和严苛的条件来制备的,如:一种高稳定性的水溶性橙色荧光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201710290371.1);另一种是以硅烷偶联试剂和有机酸为原料于反应釜加热至100℃,反应时间在3 h以上制备的荧光硅纳米粒子,需要高温高压加热处理,反应条件也很苛刻,如:一种水溶性荧光硅纳米粒子检测次氯酸根的方法(201510771476.X)。现有方法均不能实现一锅多色硅纳米粒子高效制备,且不符合绿色、简单、高效制备功能纳米粒子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锅法制备蓝、黄、橙光发射的荧光硅纳米粒子的方法。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锅法制备蓝、黄、橙光发射的荧光硅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硅烷偶联试剂和还原剂为原料,通过室温混合后加入水进行搅拌,再装入透析袋透析,将透析后的溶液蒸干制得。
优选的,一种一锅法制备蓝、黄、橙光发射的荧光硅纳米粒子的方法步骤为:
(1)将还原剂制备成0.3-0.5mg/mL的溶液A,再用A体积8-12倍的水将A稀释至2.4-6mg/mL的反应溶液B,备用;
(2)将硅烷偶联试剂加入到反应溶液B中室温混合,其中硅烷偶联试剂与B的质量比为1:0.1~10,在室温下进行搅拌,搅拌速率为600-12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5分钟~480小时,得到溶液C,备用;
(3)将得到的溶液C转移入透析袋,,透析12-24小时,透析后所得溶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干,备用。
优选的,所述还原剂为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抗坏血酸和乙二胺。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600-1200转/分钟搅拌速度下,反应时间5-60分钟得到蓝光硅纳米粒子,90-180分钟得到黄色荧光硅纳米粒子,240-480分钟条件下得到橙色荧光硅纳米粒子。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使用的透析袋的分子截留量500~3000 Da之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旋转蒸发仪温度为30-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的原料硅烷偶联试剂和还原剂,其廉价易得,起反应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不苛刻,能耗低,后处理工艺容易,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合成的蓝光发射硅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
图2为合成的黄光发射硅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
图3为合成的橙光发射硅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
图4为三种硅纳米粒子的紫外吸收光谱图,a,蓝光硅纳米粒子; b,黄光硅纳米粒子;c,橙光硅纳米粒子。
图5 为蓝色荧光硅纳米粒子发射光谱图。
图6 为黄色荧光硅纳米粒子发射光谱图。
图7 为橙色荧光硅纳米粒子发射光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6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