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进样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6614.0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勇;刘化清;张小军;廖建波;惠麒冰;李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0008 | 分类号: | G01N23/20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陈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样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进样器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所述自动进样器包括旋转样品台和底座,所述旋转样品台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可伸缩的空心轴相连;其中,所述旋转样品台包括一体成型并呈上下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圆环结构件,所述圆环结构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口,所述圆口用于容置可拆卸的样品盘,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的外圈为齿轮状;所述第二部分为实心圆盘,所述实心圆盘的中心设置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以使得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在所述动力齿轮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便捷地进行样品测试过程,并降低测试过程所耗费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进样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节省人力和物力,在对样品进行扫描时,通常会采用自动进样器来完成。自动进样器在对样品进行扫描时,通常会将样品盛放于一个容器内,然后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扫描。此外,自动进样器的使用,还可以解决因频繁开关门导致的机器防护门无法关紧,X射线源无法开启的情况。
现有的自动进样器主要为机械臂式装置,以样品盘组和机械臂组成,主要安装在X射线衍射仪内部的两侧,由数据线与软件同步扫描,可进行无人批量扫描。
然而,目前的自动进样器占用空间相对较大,测试时需要的样品量也较多,从而导致测试不方便以及测试成本过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样器及其制作方法,能够便捷地进行样品测试过程,并降低测试过程所耗费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进样器,包括旋转样品台和底座,所述旋转样品台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可伸缩的空心轴相连;其中,所述旋转样品台包括一体成型并呈上下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圆环结构件,所述圆环结构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口,所述圆口用于容置可拆卸的样品盘,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的外圈为齿轮状;所述第二部分为实心圆盘,所述实心圆盘的中心设置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以使得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在所述动力齿轮的带动下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中放置载玻片,所述载玻片上盛放有样品,所述样品包括粘土样品和全岩样品;其中,当所述样品为粘土样品时,所述载玻片为具备指定直径和指定厚度的圆形单晶硅片;当所述样品为全岩样品时,所述载玻片为具备指定直径和指定厚度,并且在中心开设有指定凹陷深度的凹槽的单晶硅片。
进一步地,所述指定直径为2厘米,所述指定厚度为15毫米,所述指定凹陷深度为7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圆口在所述圆环结构件的表面均分分布,所述圆口向外侧为开口式。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的内圈上设置有指定数量的弹簧扣,当所述弹簧扣被压缩时,所述可拆卸的样品盘可被安放于所述圆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样品台的直径为20厘米,厚度为2厘米,所述圆环结构件的表面上分布有16个直径为2.2厘米的圆口,其中,相邻两个圆口之间的夹角为22.5°;所述动力齿轮的直径为10厘米,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为3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样品台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多个旋转样品台通过直径不同的空心轴串连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红外遥控器发出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旋转样品台进行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6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