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6672.3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其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其怀;许中俊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6;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蜗壳 高温燃烧室 低温气化 预混合器 炉本体 燃油气 侧壁 红外光 底板 高分子废物 热能转化 顶盖 集束口 热辐射 炉子 蜗腔 燃气 分解 垂直设置 底板中部 流体动力 降温器 聚焦区 喷出口 喷火嘴 燃气流 旋流环 秒速 引燃 火炬 燃烧 配套 | ||
1.一种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气化室和蜗腔型高温燃烧室;低温气化室的炉本体设置有燃气集束口(31);高温燃烧室的炉本体包括外蜗壳顶盖(1)、外蜗壳侧壁(2)、外蜗壳底板(3)、空气预混合器(4)和火炬喷出口(10),空气预混合器(4)垂直设置在外蜗壳底板(3)的中部,外蜗壳侧壁(2)上设置有燃油气机(5)和与燃油气机配套安装的燃油气机喷火嘴降温器;低温气化室通过燃气集束口(31)和空气预混合器(4)与高温燃烧室连接;高温燃烧室的炉本体还包括与所述外蜗壳顶盖(1)、外蜗壳侧壁(2)和外蜗壳底板(3)结合在一起构成蜗腔内红外光热辐射聚焦区和流体动力旋流环区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其特征在于:低温气化室的炉本体顶部为钟罩形的炉盖(30),燃气集束口(31)位于炉盖顶部,炉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废物的投料门(33);投料门(33)上方设置有气化室检测口(43);位于投料门(33)对侧的炉壳壁(32)上,并对应投料门(33)横向中心线以下设置有向下倾斜20°~30°的U型斜溜槽(34),斜溜槽(34)内设置有搅动棒(41);斜溜槽(34)底部出口处设置炉篦子(35);斜溜槽底部设置具有灰渣门(37)的灰渣室(36);灰渣室(36)底部设置有送风管(38);炉本体还设置有加热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为煤柴草燃烧室(39),煤柴草燃烧室(39)位于斜溜槽(34)下端的炉本体炉壳壁的侧壁上;煤柴草燃烧室(39)的侧壁设置有煤柴草投入门(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为加热器(42),安装于炉壳壁侧壁并对应斜溜槽(34)槽底的位置,或设置于炉壳壁外壁的夹层内。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的高温燃烧室,其特征在于:高温燃烧室的炉本体包括外蜗壳顶盖(1)、外蜗壳侧壁(2)、外蜗壳底板(3)、空气预混合器(4)和火炬喷出口(10),空气预混合器(4)垂直设置在外蜗壳底板(3)的中部,外蜗壳侧壁(2)上设置有燃油气机(5)、与燃油气机配套安装的燃油气机喷火嘴降温器、观察孔(6)、检测口(7)、手孔(8)和人孔(9),高温燃烧室的炉本体还包括与所述外蜗壳顶盖(1)、外蜗壳侧壁(2)和外蜗壳底板(3)结合在一起构成蜗腔内红外光热辐射聚焦区和流体动力旋流环区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的高温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外蜗壳顶盖(1)、外蜗壳侧壁(2)和外蜗壳底板(3)结合在一起构成蜗腔内红外光热辐射聚焦区和流体动力旋流环区的部件为单挡火墙(11),所述火炬喷出口(10)横向设置在外蜗壳侧壁(2)上,单挡火墙(11)设置在空气预混合器(4)和火炬喷出口(10)之间,单挡火墙(11)的上端与外蜗壳顶盖(1)连接,下端与外蜗壳底板(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分子废物热能转化的炉子的高温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外蜗壳顶盖(1)、外蜗壳侧壁(2)和外蜗壳底板(3)结合在一起构成蜗腔内红外光热辐射聚焦区和流体动力旋流环区的部件为内蜗壳盖(13)和内蜗壳侧壁(14),内蜗壳盖(13)位于内蜗壳侧壁(14)上部,内蜗壳侧壁(14)位于空气预混合器(4)的外侧和外蜗壳侧壁(2)的内侧,所述火炬喷出口(10)竖立设置在外蜗壳顶盖(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其怀;许中俊,未经许其怀;许中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66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