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不粘锅涂料高温烧结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6834.3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王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亚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马廷昭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回收 链排 热能回收装置 不粘锅涂料 高温烧结炉 电动炉门 回风管道 炉体 体内 低温加热区 高温加热区 低温加热 电机驱动 回风风机 节能环保 炉体端部 中温加热 低温区 高温区 烧结炉 送风孔 管段 铰装 启闭 转动 | ||
本发明涉及烧结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不粘锅涂料高温烧结炉,其包括炉体、电动炉门、链排及热能回收装置,电动炉门铰装于炉体端部并由电机驱动启闭,链排为环形且转动的安装于炉体内,炉体依次包括低温加热区、中温加热区及高温加热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箱、热能回风风机及热能回风管道,热能回风管道固定安装于炉体内链排的下方且在低温加热区内的管段上部开设有多个送风孔。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将高温区的热能回收至低温区利用,节能环保且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不粘锅涂料高温烧结炉。
背景技术
现在无论是电饭锅还是高压锅等锅具,一般都需要在锅体内涂覆一层不沾锅涂料,而涂覆不粘锅涂料的方法都是通过烧结炉高温喷涂,烧结炉一般都设有低温中温及高温三个加热区,逐渐进行加热,出炉时温度需要达到400℃以上,而现有的加热炉其低温区也采用电加热或其他加热方式,高温区的热能却大量散失,既不利于环保,又浪费能源,而且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不粘锅涂料高温烧结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不粘锅涂料高温烧结炉,其包括炉体、电动炉门、链排及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电动炉门铰装于炉体端部并由电机驱动启闭,所述链排为环形且转动的安装于炉体内,所述炉体依次包括低温加热区、中温加热区及高温加热区,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高温加热区端部的热能回收箱、热能回风风机及热能回风管道,所述热能回收箱设有回收箱热能入口及回收箱热能出口,所述回收箱热能入口与炉体的高温加热区相连通,回收箱热能出口与热能回风风机的热能入口相连通,热能回风风机的热能出口与热能回风管道的热能入口相连通,所述热能回风管道固定安装于炉体内链排的下方且在低温加热区内的管段上部开设有多个送风孔。
进一步,炉排上均匀的固定设有多个锅体卡槽。
进一步,炉体内壁上包覆有保温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不粘锅涂料高温烧结炉,设置一个热能回收装置,将高温加热区的热能通过热能回风风机经过热能回风管道传送至低温加热区后,从送风口处排出对低温区链排上的锅体进行加热,基本能够满足低温区的温度要求,低温区不再需要额外的能量加热,或者是只需要很小一部分额外的热能即可,减少了高温区的热量散失,节能环保且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炉门,2.电机,3.低温加热区,4.中温加热区,5.炉体,6.高温加热区,7.热能回风风机,8.热能回收箱,9.热能回风管道,10.链排,11.锅体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不粘锅涂料高温烧结炉,其包括炉体5、电动炉门1、链排10及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电动炉门铰装于炉体端部并由电机2驱动启闭,所述链排为环形且转动的安装于炉体内,所述炉体依次包括低温加热区3、中温加热区4及高温加热区6,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高温加热区端部的热能回收箱8、热能回风风机7及热能回风管道9,所述热能回收箱设有回收箱热能入口及回收箱热能出口,所述回收箱热能入口与炉体的高温加热区相连通,回收箱热能出口与热能回风风机的热能入口相连通,热能回风风机的热能出口与热能回风管道的热能入口相连通,所述热能回风管道固定安装于炉体内链排的下方且在低温加热区内的管段上部开设有多个送风孔(未示出)。
进一步,炉排上均匀的固定设有多个锅体卡槽11。
进一步,炉体内壁上包覆有保温层(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亚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亚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6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