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纤维增强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7222.6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军;翁雅雪;李美辰;王晗;汪林锋;张骞;庄燕;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18;A61L27/36;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纤维 增强 人造 血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纤维增强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在血管模具表面涂刷一层聚氨酯溶液,然后将纤维材料按照一定方向排列在聚氨酯溶液表面形成取向纤维层,接着通过静电纺丝在取向纤维层表面形成纳米膜,从而制备出取向度较好的人造血管。此方法制造出的人造血管生物相容性较好,血管中纤维的取向排列有利于血管中细胞的有序生长排列,制备工艺也相对安全,制备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纤维增强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提高,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治疗血管类疾病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血管移植。但由于用于移植的同种异体血管数量稀少无法满足医疗需求,故人造血管成为最合适的代替品。目前,纺织型人造血管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替换人体内已坏损的血管,并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
不少研究表明,自然血管中的细胞是成一定的取向排列,其特定的排列为血管的功能提供了很多作用,比如血管外层中的平滑肌细胞其在外层结构中始终是对齐的沿着圆周取向排列的,其对于血管在环境温度响应的条件下的收缩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制备高取向人造血管,以利于引导细胞取向生长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3211663A,公开日期为2013年7月24日,发明名称为:具微纳仿生内膜结构的静电纺丝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将高分子溶液静电纺到高速旋转的接收器上,得到取向纤维膜然后将取向纤维膜绕金属模具卷成管状,纤维取向方向和模具长轴方向相同再次进行静电纺丝,用套有取向纤维膜的金属模具接收得到了两层结构的人造血管。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512087A,公开日期为2017年3月22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取向排列的人造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以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为纺丝溶液,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法研究了不同转速对于纤维取向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取向度的转速,在此转速基础上制备出取向排列的纤维人造血管支架,所述人造血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并且可以引导平滑肌细胞取向排列在血管上。
以上两种方法均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人造血管,且制得的人造血管在纤维取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优点,同时也可以诱导细胞定向繁殖和生长,有利于病变血管的修复。但是制备的血管需要内外翻转,翻转容易对血管产生一定的破坏,且对于小口径血管翻转困难较大。后者制备的血管强度较小,血管力学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人工血管取向度不足的问题,提供出一种取向纤维增强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取向纤维增强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所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聚氨酯溶液的制备
将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1:9~2:8的质量比混合,以200~800r/min的速度在20~60℃环境下进行时间为2~6h的搅拌,溶解完全后得到均匀透明的聚氨酯溶液,将搅拌完成后的聚氨酯溶液放入真空度为-0.1~-0.05MPa的环境下脱泡2~6h,即得到均匀的聚氨酯溶液;
b.取向纤维层的制备
将纤维材料通过梳棉机进行开松分梳和除杂,使所有呈卷曲的纤维成为伸直且伸直方向一致的取向纤维层;
其中,取向纤维层单位质量为10~20g/m2;
纤维为棉或羊毛或蚕丝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
c.人造血管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