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7238.7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丽;高继贤;罗卫国;陈庆辉;安莹;罗卫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40002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吸 尾气处理系统 土壤 出料系统 预加热器 有机污染土壤 修复 冷凝水出口 热能利用率 有机物处理 二次污染 竖直设置 尾气燃烧 污染处理 修复土壤 运行成本 出料斗 连通 能耗 散发 污染 | ||
1.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包括土壤预加热器、热解吸窑系统、土壤出料系统、热解吸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土壤预加热器(102)的出料口与热解吸窑系统的上端进料口连通,热解吸窑系统竖直设置,热解吸窑系统的底端出料斗(205)位于土壤出料系统的上方,土壤预加热器(102)的尾气出口(104)与热解吸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连接,热解吸尾气处理系统的冷凝水出口与土壤出料系统的冷凝水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预加热器(102)的尾气出口(104)位于土壤预加热器(102)的底端,所述的土壤预加热器(102)的顶端还设有预热进料口(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吸窑系统包括可控温热解吸窑(201)、出料斗(205)、温度控制装置、驱动装置(206),可控温热解吸窑(201)的进料口与土壤预加热器(102)的底端出料口密封连接,可控温热解吸窑(201)竖直放置,可控温热解吸窑(201)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206),可控温热解吸窑(201)的出料口与出料斗(20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出料系统包括土壤出料斗(301)和布水器(302),土壤出料斗(301)位于热解吸窑系统的出料斗(205)下方,用于接收从出料斗(205)输出的净土,布水器(302)设置在土壤出料斗(301)上,布水器(302)的冷凝水入口与热解吸尾气处理系统的冷凝水出口之间采用冷凝水管道(40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吸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二燃室(401)、冷凝室(405)、布袋除尘器(407)、湿式洗气塔装置(408),二燃室(401)上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二燃室(401)的尾气入口与土壤预加热器(102)的尾气出口(104)之间通过单向管道连接,二燃室(401)的多余热量输出口与土壤预加热器(102)的顶端直接采用外壁裹有保温层的单向管道连接,二燃室(401)的尾气出口与冷凝室(405)的入口连接,冷凝室(405)的尾气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407)的入口连接,布袋除尘器(407)的气体输出端与湿式洗气塔装置(408)的气体入口连接,湿式洗气塔装置(408)的上端设有排气口(409),冷凝室(405)的冷凝水出口与土壤出料系统的冷凝水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设置在天然气燃烧器(202)内,天然气燃烧器(202)上设置有天然气进口(203)和空气进口(204),天然气燃烧器(202)设置在可控温热解吸窑(201)的出料口端、二燃室(401)的尾气出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2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