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量设备的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7285.1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3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窦健;刘宣;唐悦;阿辽沙·叶;郑国权;卢继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G01R35/04;G01F25/00;G01K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设备 异常状态 计量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预设 系统运行可靠性 采集设备 发生故障 工作效率 计量数据 能源计量 数据分析 系统主站 运行维护 主站 采集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设备的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的计量数据计算计量设备的每周期用能量值和周期最大用能量值;计算所述每周期用能量值和周期最大用能量值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计量设备处于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本发明能够判断正常用能情况下计量设备的能源计量累计值增量是否显著超过正常值,并判断计量设备是否发生故障,由采集设备采集计量设备数据,在系统主站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计量设备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和事件,用于支撑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系统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计量管理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计量设备的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已开展电水气热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的建设,累计覆盖用户已达数百万户。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系统和设备的运维难度大幅提高,为有效降低运维工作量,精准定位系统和设备的故障,合理分析用户用能状态,应基于自动化采集手段高效采集设备数据,并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自动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支撑现场运维工作。
电水气热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借鉴了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近十年的建设经验,以针对电能表的电能信息采集技术为核心,同时接入并采集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的数据,在系统主站进行数据整合,实现多单合一等便民功能。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经过多年建设和运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力促进了智能量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电网智能化水平,采集的各类数据已经在电力交易、电费回收、用电检查、市场需求侧、线损精益分析、配电网运行监测、供电质量监测以及故障抢修等多个专业业务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已成为重要基础数据来源。
为了提高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的主站数据分析能力,确保计量的准确性,需要对计量设备计量的计量值进行判断,以确保计量设备为正常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量设备的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判断计量设备是否处于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量设备的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的计量数据计算计量设备的每周期用能量值和周期最大用能量值;
计算所述每周期用能量值和周期最大用能量值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计量设备处于计量累计值增量过大异常状态。
优选地,其中所述计量设备的类型包括:电能表、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其中当所述计量设备为电能表时,计算电能表按周期冻结的当前周期下的正向有功电能示值与上一周期的正向有功电能示值的差值作为每周期用能量值,计算最大电流、参比电压和时间周期的乘积作为周期最大用能量值。
优选地,其中当所述计量设备为水表时,计算水表按周期冻结的当前周期下的正向总流量示值与上一周期的正向总流量示值的差值作为每周期用能量值,计算最大流量和时间周期的乘积作为周期最大用能量值。
优选地,其中当所述计量设备为燃气表时,计算燃气表按周期冻结的当前周期下的正向总流量示值与上一周期的正向总流量示值的差值作为每周期用能量值,计算最大流量和时间周期的乘积作为周期最大用能量值。
优选地,其中当所述计量设备为热量表时,计算热量表按周期冻结的当前周期下的累积流量示值与上一周期的累积流量示值的差值作为每周期用能量值,计算最大流量和时间周期的乘积作为周期最大用能量值。
优选地,其中
当所述计量设备为电能表时,设置预设阈值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