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基T1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7761.X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5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赵华文;黄庆;郑林玲;武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10;A61K49/14;A61K4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地址: | 4000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属造影剂领域。将碳源、EDTA、铁源与水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至获得透明红棕色溶液后冷却至室温,透析所得。其中,碳源、EDTA及铁源的摩尔比依次为(3~8):(1~6):1,碳源选自谷胱甘肽、柠檬酸和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种,铁源选自可溶性铁盐和可溶性亚铁盐中的至少一种。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的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生物相容性佳、适用范围广、可用于T1加权磁共振成像,解决了钆基造影剂生物毒性高及以往铁基造影剂主要用于T2加权磁共振成像不足的问题,同时可实现荧光和磁共振双模式成像,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影剂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以其优越的空间分辨率、极好的穿透性和缺乏辐射性而闻名,其比其他非侵入性成像技术更具吸引力。造影剂通常被用来提高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度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它们通常分为T2加权造影剂和T1加权造影剂。T2加权造影剂产生负对比信号(变暗),通常目标组织产生的负对比信号和体内出血产生的负对比信号之间容易发生混淆。T1加权造影剂产生一个正对比信号(变亮),因为受较少的干扰是一个有利的选择。
目前,临床使用的是T1加权造影剂,主要为小分子钆螯合物(Gd-DTPA及其线型、环型多胺多羧类螯合物)和大分子钆螯合物(大分子钆螯合物、生物大分子修饰的钆螯合物、叶酸修饰的钆螯合物、树状大分子显影剂、脂质体修饰的显影剂和含钆富勒烯显影剂等)。钆基造影剂容易积聚在人体产生毒性和副作用,如导致患有肾衰竭的患者肾源性纤维化。这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程度。此外,钆螯合物造影剂的成本高昂以及只能应用于单一的磁共振成像,这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铁离子(Fe2+和Fe3+)具有多个不成对电子,理论上可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同时铁元素广泛存在于生命系统中,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生理成分。因此,与钆基造影剂相比,铁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理论上具有更好的生物形容性。但是目前研究的铁基造影剂,如Fe3O4纳米颗粒,主要用于T2加权磁共振成像,不能解决T2加权造影剂存在的问题。因此,合成高生物相容性的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应用于T1加权磁共振成像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其成本低,生物相容性佳、适用范围广、可同时应用于光学和T1加权磁共振成像,同时双模式生物成像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操作简单可控,便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其为铁掺杂的碳纳米颗粒,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原料包括摩尔比依次为(3~8):(1~6):1的碳源、EDTA以及铁源,碳源选自谷胱甘肽、柠檬酸和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种,铁源选自可溶性铁盐和可溶性亚铁盐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铁基T1加权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碳源、EDTA、铁源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混合料液加热至140~200℃后保温进行反应,至反应获得透明红棕色溶液后冷却至室温,透析所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