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供能流量过低进行判断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8124.4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7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宣;唐悦;阿辽沙·叶;张海龙;窦健;郑国权;卢继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量 进行 判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对供能流量过低进行判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针对同一能源输送主线路的所有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进行独立采集的任一次数据进行判断:所述计量设备包括:电能表、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
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不低于供能强度阈值,并且不高于标准供能强度值的90%时;
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中至少有1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供能流量小于标准供能流量的0.5%时;
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中至少有1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供能流量不小于标准供能流量的10%时;
则确定供能流量过低;
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对所述计量设备进行监测,当连续3日中的每一日均监测到所述供能流量过低时,确定事件等级为3日中计算所述计量设备标准供能流量与供能流量之差的最小值;
当同一用户的多类不同计量设备均生成了供能流量过低事件,则生成该用户的综合供能流量过低事件,事件等级为每类计量设备中供能流量过低事件等级与其计量设备类型权值乘积的和;
其中所述电能表的权值为1.8,所述水表的权值为1.2,所述燃气表的权值为1.2,所述热量表的权值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电能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额定电压值计算;所述电能表的供能流量值按电流值计算,所述电能表的标准供能流量值按额定电流计算,供能强度阈值按额定电压的70%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水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所述水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水表的供能流量值按水表正向总流量示值当日值与上一日值之差与86400秒的比值计算,所述水表的标准供能流量值按最大流量计算,所述水表的供能强度阈值按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的5%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燃气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所述燃气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燃气表的供能流量值按燃气表正向总流量示值当日值与上一日值之差与86400秒的比值计算,所述燃气表的标准供能流量值按最大流量计算,所述燃气表的供能强度阈值按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的5%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热量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所述热量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热量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热量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热量表的供能流量值按热量表正向总流量示值当日值与上一日值之差与86400秒的比值计算,所述热量表的标准供能流量值按最大流量计算,所述热量表的供能强度阈值按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的5%计算。
6.一种用于对供能流量过低进行判断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针对同一能源输送主线路的所有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进行独立采集的任一次数据进行判断:所述计量设备包括:电能表、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不低于供能强度阈值,并且不高于标准供能强度值的90%时;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中至少有1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供能流量小于标准供能流量的0.5%时;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中至少有1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供能流量不小于标准供能流量的10%时;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供能流量过低;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对所述计量设备进行监测,当连续3日中的每一日均监测到所述供能流量过低时,确定事件等级为3日中计算所述计量设备标准供能流量与供能流量之差的最小值;
当同一用户的多类不同计量设备均生成了供能流量过低事件,则生成该用户的综合供能流量过低事件,事件等级为每类计量设备中供能流量过低事件等级与其计量设备类型权值乘积的和;
其中所述电能表的权值为1.8,所述水表的权值为1.2,所述燃气表的权值为1.2,所述热量表的权值为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电能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额定电压值计算;所述电能表的供能流量值按电流值计算,所述电能表的标准供能流量值按额定电流计算,供能强度阈值按额定电压的70%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81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