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追踪拍摄系统及拍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8412.X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6V40/16;G06V40/20;G06F3/0488;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郝学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追踪 拍摄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追踪拍摄系统,应用于多人学习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终端(1)、拍摄辅助载体(2)、服务器(3)和查看终端(4),所述拍摄终端(1)与拍摄辅助载体(2)可拆卸连接,且拍摄终端(1)与拍摄辅助载体(2)通信连接,所述拍摄终端(1)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服务器(3)分别与所述拍摄终端(1)和查看终端(4)通信连接,所述拍摄终端(1)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器内预存储有脸部轮廓模板;所述拍摄终端(1)设有确认单元(120),所述确认单元(120)用于确认自身的拍摄区域,并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触控操作,在拍摄区域内确认至少一个目标对象,且根据触控操作的输入顺序,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对象的优先级;所述拍摄终端(1)设有动作信息采集单元(130)和追踪对象切换单元(131),其中,动作信息采集单元(130)用于当拍摄区域存在至少两个目标对象时,采集每一个目标对象的动作信息;追踪对象切换单元(131)用于当动作信息与预设动作信息匹配时,则继续追踪拍摄与动作信息对应的目标对象,且停止追踪拍摄余下的目标对象;所述拍摄终端(1)设有标识添加模块(40)和上传模块(41),标识添加模块(40)用于当自身所处的环境具有无线网络时,生成标识并添加标识至追踪视频信息得到共享视频信息;上传模块(41)用于上传共享视频信息至服务器(3),服务器(3)接收到至少一个查看终端(4)发送的共享请求时,当判定共享请求的目标标识与共享视频信息的标识匹配时,则反馈共享视频信息至发起该共享请求的查看终端(4);
其中,当拍摄区域存在至少两个目标对象时,拍摄终端(1)采集每一个目标对象的脸部轮廓信息;当采集到的脸部轮廓信息与预存储脸部轮廓模板一致时,则继续追踪拍摄与脸部轮廓信息对应的目标对象,且停止追踪拍摄余下的目标对象;
追踪对象切换单元(131)还用于当接收到当前追踪拍摄的目标对象的动作信息时,从一个目标对象的追踪拍摄恢复至多个目标对象的追踪拍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踪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终端(1)包括第一蓝牙通信模块,所述拍摄辅助载体(2)包括第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拍摄终端(1)通过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和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拍摄辅助载体(2)建立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踪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终端(1)上设有通信端口,所述拍摄辅助载体(2)包括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端子插入通信端口中,所述拍摄终端(1)通过通信端口和数据线与拍摄辅助载体(2)建立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踪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辅助载体(2)包括旋转座(20)和拍摄终端安置槽(21),所述旋转座(20)的下端设有360°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旋转座(20)上设有与拍摄终端(1)相互适配的拍摄终端安置槽(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踪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终端(1)包括连接建立模块(10)、模式进入模块(11)和拍摄模块(12),所述连接建立模块(10)可拆卸连接在拍摄辅助载体(2)上且连接建立模块(10)与拍摄辅助载体(2)通信连接,所述模式进入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追踪拍摄指令,且执行追踪拍摄指令以进入追踪拍摄模式,所述拍摄模块(12)用于在追踪拍摄模式下进行拍摄操作,获得追踪视频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追踪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模块(10)包括启动单元(100)和通信连接建立单元(101),所述拍摄模块(12)包括确认单元(120)和全方位拍摄单元(121),所述确认单元(120),用于确认自身的拍摄区域,并在拍摄区域内确认至少一个目标对象,所述全方位拍摄单元(121),用于检测到至少一个目标对象移动时控制拍摄辅助载体(2)进行旋转,以使得至少一个目标对象处于拍摄区域内。
7.一种追踪拍摄方法,应用于多人学习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拍摄终端(1)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与拍摄辅助载体(2)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2,用户向查看终端(4)输入追踪拍摄指令,查看终端(4)接收用户输入的追踪拍摄指令并将追踪拍摄指令反馈至服务器(3);
步骤S3,服务器(3)将追踪拍摄指令传送给拍摄终端(1),拍摄终端(1)接收到追踪拍摄指令进入追踪拍摄模式进行拍摄操作,并获得追踪视频信息,其中,追踪视频信息包括:确认拍摄终端自身的拍摄区域,并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触控操作,在所述拍摄区域内确认至少一个目标对象,且根据触控操作的输入顺序,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对象的优先级;
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当拍摄区域存在至少两个目标对象时,拍摄终端(1)采集每一个目标对象的动作信息;
步骤S41,当动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匹配时,则继续追踪拍摄与动作信息对应的目标对象,且停止追踪拍摄余下的目标对象;
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生成标识并添加标识至追踪视频信息得到共享视频信息;
步骤S51,上传共享视频信息至服务器(3),服务器(3)接收到至少一个查看终端(4)发送的共享请求时,当判定共享请求的目标标识与共享视频信息的标识匹配时,则反馈共享视频信息至发起该共享请求的查看终端(4);
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追踪视频信息包括:当拍摄区域存在至少两个目标对象时,拍摄终端(1)采集每一个目标对象的脸部轮廓信息;当采集到的脸部轮廓信息与预存储脸部轮廓模板一致时,则继续追踪拍摄与脸部轮廓信息对应的目标对象,且停止追踪拍摄余下的目标对象;
所述步骤S41之后,还包括:当接收到当前追踪拍摄的目标对象的动作信息时,从一个目标对象的追踪拍摄恢复至多个目标对象的追踪拍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84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