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9139.2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奇;曹瑾;于峰;杨雷;朱瑞彬;翁国鹏;童建新;于思朝;王再兴;李秋颖;周鑫宇;刘广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属于油田环保作业领域。该清洁装置包括:上下连接,且用于使抽油杆或油管穿过的壳体和连接体;第二清油胶体,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其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除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第一清油胶体,连接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喷嘴用于向抽油杆或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抽油杆或油管上蜡块的清洗。本发明提供的清洁装置,通过在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一清油胶体,实现了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清除。通过在连接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确保了能够将抽油杆或油管上的蜡块清除干净,整个清洁作业过程操作简单,且不需要使用清洗剂,作业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环保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井施工作业中,当抽油杆、油管起出井口时,为了防止抽油杆、油管上的杂质(蜡块、油污)落在地面上,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有必要在抽油杆、油管起出井口前对抽油杆、油管进行清洗。
相关技术在抽油杆、油管起出井口前,直接使用喷枪将热水喷射至待清洗抽油杆、待清洗油管的表面,使被清洗掉的杂质(蜡块、油污)落至井筒内。在此过程中,需要配置泵车、井口循环泵等设备,且在进行清洗作业时,为了保证清洗彻底,需要使用预设量的清洗剂。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相关技术操作复杂,且在清洗过程中需要使用清洗剂,作业成本较高,清洗过程严重影响作业施工速度,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上下连接,且用于使抽油杆或油管穿过的壳体和连接体;
第二清油胶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除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油污的第一清油胶体;
所述连接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向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蜡块的清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高压管接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油胶体和所述第二清油胶体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压盖,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用于压紧所述第一清油胶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隔离件设置有相连通的泄流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压盖上设置有把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体螺纹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利用上述清洁装置对抽油杆或油管进行清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壳体和连接体安装在井口;
起出抽油杆或油管,使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顺次经过喷嘴和第一清油胶体;
利用所述喷嘴向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蜡块的清洗;
利用所述第一清油胶体清除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的油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9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码存储方法及装置、密码验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