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凉香云纱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0309.9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4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生;吕水仙;王枫;杨雅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1/46;D06M13/00;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料 河泥 清凉 干粉混合 泥浆 浸泡 制作 纳米氧化锆 薄荷 反复利用 节约资源 绿色环保 可回收 干粉 乙醇 全株 晒干 晾晒 去除 脱水 丝绸 新鲜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凉香云纱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a、将新鲜河泥与花干粉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将脱水河泥与花干粉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b、将第一混合物料、第二混合物料、薄荷全株干粉、乙醇和纳米氧化锆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泥浆;c、将丝绸浸泡在薯茛汁中进行浸泡处理,然后晒干,重复多次,得到茛绸;d、将泥浆上在茛绸一表面,然后晾晒。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去除香云纱上的泥臭,使香云纱均有芳香的味道和清凉的感觉。河泥可回收反复利用,节约资源,是无污染绿色环保项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凉香云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香云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实际上是薯蓣科的薯莨汁液泡过的小提花绸,和广东顺德、南海、三水、佛山等地特有没有被污染过的河泥(俗称“过河泥”)发生化学作用的产物。薯莨汁液主要成份为易于氧化变性产生凝固作用的多酚和鞣质,和“过河泥”的高价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黑色沉淀物,凝结在制作绸缎的表面。香云纱正面黑色,反面黄褐色。
现有技术公开了两种香云纱布拔印拔色的生产方法,包括天然晒染、拔印印花、清洗、布料过泥等工序,利用该香云纱布拔印拔色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香云纱布的图案色彩明亮、清晰,层次感强,浅色花型的效果也非常好。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香云纱洗泥机,其包括传送机构、冲洗机构、进水管和水泵,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冲洗管路以及多个冲洗头,所述多个冲洗头设于冲洗管路上,各冲洗头与冲洗管路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冲洗管路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滚筒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覆在滚筒的外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滚筒以使传送带循环移动;所述多个冲洗头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设于传送带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洗泥机采用的电机传动、并利用冲洗头冲洗的方案,不仅免除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力,节省了清洗河涌淤泥的时间,同时把香云纱上的河涌淤泥等杂质冲洗干净,有效保证了香云纱的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现有技术公开了香云纱的制造方法。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坯绸→精练→浸薯莨汁→晾晒→重复上述浸晒过程多遍→煮练→多次洗晒莨汁→再煮练→在多次洗晒莨汁→再煮→晒干→过泥→洗涤→晒干→摊雾→拉幅→整装。经过处理后的织物厚度增加约30%,重量增加约4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香云纱制品手感挺爽柔润,具有防水、防晒,手洗牢度佳,易洗易干,经久耐穿等特点。
传统香云纱成品由于采用河泥制备,往往都有一股泥臭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凉香云纱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去除香云纱上的泥臭,使香云纱均有芳香的味道和清凉的感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清凉香云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
a、将新鲜河泥与花干粉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将脱水河泥与花干粉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b、将第一混合物料、第二混合物料、薄荷全株干粉、乙醇和纳米氧化锆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泥浆;其中,所述泥浆中花干粉的重量占5-10重量%,所述泥浆的固含量为35-55重量%,所述泥浆中薄荷全株干粉的含量为15-25重量%,所述泥浆中乙醇的含量为2-10重量%,所述泥浆中纳米氧化锆的含量为0.1-2.5重量%,所述薄荷全株干粉为开花薄荷全株经晒干粉碎而得;
c、将丝绸浸泡在薯茛汁中进行浸泡处理,然后晒干,重复多次(例如3-10次),得到茛绸;
d、将泥浆上在茛绸一表面,然后晾晒。
可选的,步骤a中,所述新鲜河泥的固含量为15-25重量%,所述花干粉占第一混合物料的重量比为25-30重量%;所述脱水河泥的固含量为40-70重量%。本发明中固含量是指将待测物料在120℃烘干至恒重时的重量比上待测物料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0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