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佤族居住区域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1443.0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0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甘健侯;雷鸣;王俊;周菊香;张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4;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6505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佤族 居住 区域 判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佤族居住区域判别方法,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首先,针对该区域内的所有用户进行统一的编号,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其次,采集佤族房屋图像,提取房屋特征,建立图像识别模板库;然后,利用航拍的方式,现场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传送给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对采集的图片进行综合处理后,最后,根据图像识别模板库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判断,判断是否为佤族居住地区,根据判断的结果对用户编号进行分类。本发明专利为区分佤族聚居区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保护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佤族居住区域判别方法,属于民族区域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的成熟,国家对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数据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在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数据积累,风俗文化的积淀,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由于各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对其进行统计十分不易,对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利。因此,本发明利用航拍机对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房屋进行巡检,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耗资小且危险性低,有利于大范围有效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佤族居住区域判别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佤族居住区域判别方法,首先,针对该区域内的所有用户进行统一的编号,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其次,采集佤族房屋图像,提取房屋特征,建立图像识别模板库;然后,利用航拍的方式,现场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传送给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对采集的图片进行综合处理后,最后,根据图像识别模板库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判断,判断是否为佤族居住地区,根据判断的结果对用户编号进行分类。
具体步骤为:
Step1: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收集该区域内所有用户的信息,并进行统一编码表示,对所有编码表示的用户的地理位置、周边用户、用户信息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
Step2:建立图像识别模板库:首先,采集该区域内所有佤族房屋建筑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分割预处理;然后,用Matlab软件平台,依次对采集的图像提取图像特征信息,并对提取的数字特征处理的结果进行标识存储综合服务中心;登记存储以上信息,建立图像识别模板库;
Step3:现场图像采集;利用航拍的方式,现场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传送给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对采集的图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图像特征提取后,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综合服务中心;
Step4:建立房屋分析模型:
Step4.1:构建三维空间模型:首先,对采集的每张图片进行规范化,固定长宽,再分别以上边距、矩形的面积、矩形的长宽比作为三维空间中的三个维度,构造一个三维空间;其次,数据中心调出图像处理结果的所有特征参数;然后,依次将每一个特征参数中的上边距、矩形的面积、矩形的长宽比的值分别对应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记为:
z=f(x,y)+b
其中,x为x方向的向量、y为y方向的向量、z为z方向的向量,b为平移参数;
Step4.2:聚类分析:采用canopy算法对构建的三维空间模型中的所有点进行聚类分析,记为:V=[V1,V2,V3,...,Vi](i=1,2,3,...);
Step4.3:矩形标识:提取聚类分析簇的矩形,记为:S=[S1,S2,S3,...,Si](i=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1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视频检索系统
- 下一篇:顾客到访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