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防侧移支撑台车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1655.9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松;杜雄伟;叶亦盛;于大举;李洪松;赖青云;王斐;侯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8;E21D11/1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隔墙 防侧移 支撑 台车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防侧移支撑台车,包括弧形钢板(1)、可调节横梁(8)和四道横向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钢板(1)有两块,分别与中隔墙和中导洞临时支护相接触,所述四道横向支撑两端通过铰接件(7)与左右两侧的弧形钢板(1)铰接在一起,第一、二、三道横向支撑采用丝杆式千斤顶(2)直接进行支撑,并用可调节横梁(8)加以固定,第四道横向支撑采用工字钢(3)配合丝杆式千斤顶(2)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防侧移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3)一端与弧形钢板(1)采用焊接进行连接,另一侧焊接有矩形钢板(4),并将铰接件(7)焊接在矩形钢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防侧移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3)下端焊接有竖向支撑(5),竖向支撑(5)下部安装有移动小车(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防侧移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横梁(8)采用双槽钢背靠背拼焊而成,上面开设有条型螺丝槽。
5.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防侧移支撑台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弧形钢板(1)和第四道横向支撑结构组件;
a、制作弧形钢板(1),根据中隔墙及中导洞轮廓线将已经裁好的钢板进行弯曲,弧形钢板(1)的弧度应与钢板和中隔墙及中导洞接触部位轮廓线一致,弧形钢板(1)的长度可比中隔墙最顶部和最底部距离稍短,并在与中隔墙接触的弧形钢板(1)的各道支撑处焊接铰接件(7);
b、制作第四道横向支撑,工字钢(3)及可调节横梁(8)并安装于弧形钢板(1)上,工字钢(3)采用18#工字钢,工字钢(3)的长度为该道横向支撑总长的一半,在中导洞支护侧,工字钢与弧形钢板(1)采用焊接进行连接,在工字钢另一侧焊接矩形钢板(4),并将铰接件(7)焊接于矩形钢板(4)上,可调节横梁(8)在中导洞支护侧与弧形钢板(1)采用焊接连接,并在槽钢横梁另一侧制作一道条型螺丝槽,在中隔墙侧钢板上焊接一块宽度与槽钢一致的钢板,钢板上焊接与槽钢横梁上螺丝槽相匹配的螺丝,钢板夹在双拼槽钢之间,可在螺丝槽内横向移动进行横向调节;
S2:安装移动小车(6)及第一、二、三横向支撑结构组件;
a、安装移动小车(6),移动小车(6)的车轮采用定向轮或万向轮,移动小车(6)的轮轴向采用工字钢连接,竖向支撑(5)与移动小车(6)横轴采用焊接固定,并在工字钢中线部位焊接三角形钢板固定;
b、制作第一、二、三道横向支撑,安装丝杆式千斤顶(2),将丝杆式千斤顶(2)安装于铰接件(7)部位,调节至支撑轴线处,将螺栓固定;
S3:调节固定,将安装完成的支撑台车移动至指定支撑部位,用钢管插入丝杆式千斤顶(2)调节孔内转动,调节丝杆式千斤顶(2)的长度使左右两侧的弧形钢板(1)均与侧壁的混凝土接触,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16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巷间煤柱回采的工作面巷道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顶管洞口止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