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制得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1684.5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吕佩;王云;向鑫;李晨;张春华;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骆驼毛 多肽 纳米粒子 制备 得率 毛纤维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骆驼 再生蛋白质纤维 化学稳定性 低温条件 纺织材料 环保节能 天然纤维 碱溶液 酸中和 再利用 切片 溶解 无毒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制得率的方法,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改变骆驼毛纤维的形态,采用将骆驼毛纤维切片溶解于一元碱和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并将制备的骆驼毛多肽碱溶液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酸中和处理的方法,制备具有化学稳定性的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提高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的制得率,能够实现天然纤维的高效再利用。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可广泛应用于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制备等领域,操作简单,安全无毒,环保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制得率的方法,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医学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推动了各界对天然角蛋白质加工利用的研究。如中国公开出版物《材料导报》,公开日期2002年,文章名称为“角蛋白及其提取”,该文献介绍了天然动物纤维角蛋白提取技术,主要采用还原法从动物纤维中提取角蛋白,其中所用到的试剂主要有疏基乙酸、氢氧化钠、尿素。采用此方法提取的动物纤维角蛋白溶液中粒子粒径均匀,分子量较小,但不足之处是所用到的疏基乙酸属于急毒性药品,且反应产物不易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天然骆驼毛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化合物,骆驼毛中主要元素是硫元素,并主要以二硫键的形式存在于胱氨酸中。2014年全球骆驼总数量已达到2800万。然而,与长且厚密的骆驼绒相比,骆驼毛细度不匀且刚度大,造成骆驼毛利用率低,造成严重浪费。因此,探究骆驼毛高效再利用的方法迫在眉睫。
如中国公开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混合溶解动物毛和纤维素原料制备生物蛋白毛纤的方法”,公开日期为2006年,该专利包含一种溶解混合动物毛和纤维素原料的方法:将动物毛与纤维素混合原料在离子液中溶解,在溶解液中加入助剂,并置于凝固液中凝固,以便析出动物蛋白毛纤维,其中离子液包括阴阳离子盐,助剂包括甘油、异丙醇,凝固液包括甲醇、乙氰等。采用此方法可实现对废弃骆驼毛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但不足之处是所使用的试剂,如乙氰,具有中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且反应物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骆驼毛再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制得率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提高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制得率的方法,包括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制备工艺中的骆驼毛纤维预处理、骆驼毛多肽碱溶液制备、骆驼毛多肽碱溶液酸中和、骆驼毛多肽粒子溶液透析和冷冻干燥。
所述的骆驼毛纤维预处理是指将清洗后的骆驼毛纤维置于液氮中冷冻15~30min后取出,并经纤维切片器制备成骆驼毛纤维切片,其中,骆驼毛纤维切片的厚度≦40μm。
所述的骆驼毛多肽碱溶液制备是指将骆驼毛纤维切片置于按如下质量百分比
一元碱 3~13%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5~2%
去离子水 85~95%
配置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浸泡1~4h后得到骆驼毛溶解碱溶液,其中,浸泡温度为0~3℃,然后将骆驼毛溶解碱溶液经抽滤后并置于圆周摇床上进行均匀分散1.5~3.5h后得到溶解率为70~85%骆驼毛多肽碱溶液,其中,抽滤的温度和均匀分散的温度为0~3℃,圆周摇床的转速为100~250r/min,骆驼毛纤维切片与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80~1:180,抽滤的负压相对真空度为-1.3~-0.001Mpa。
所述的骆驼毛多肽碱溶液酸中和是指将骆驼毛多肽碱溶液保持0~3℃的条件下采用强酸进行滴定中和反应至pH为7.3~7.9后,得到骆驼毛多肽纳米粒子溶液,其中,强酸的质量百分比为2~7%,中和反应时间为3~8min。
所述的一元碱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1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