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正交空间管桁架结构分块提升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1840.8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1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兴;钱增志;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50/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李立娟 |
地址: | 1001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正交 空间 桁架 结构 分块 提升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大跨度正交空间管桁架结构分块提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初步施工方案;步骤2:施工阶段计算;步骤2‑4:判断施工阶段结构是否满足要求;步骤3: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运营阶段计算;步骤3‑4:判断运营阶段结构是否满足要求;步骤4:编制施工方案;大跨度正交空间管桁架结构分块提升计算方法,可保证大跨度正交空间管桁架结构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力学行为均处于可控状态,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的钢结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大跨度正交空间管桁架结构分块提升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之一。随着土木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一些工程事故的出现,人们对这些结构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力学行为。
在大跨度钢结构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方面,我国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从相关文献及工程实践可知,不同的施工方法或施工顺序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分布是不一样的。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可以克服这种内力重分布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自重等作用下的内力重分布在施工过程结束后可能仍然存在,而且会对结构在运营阶段的力学行为产生影响。目前已有文献或研究成果大多研究施工阶段结构的力学行为,而未分析其对运营阶段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对于大跨度正交空间管桁架结构分块提升,施工阶段分析可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但在运营阶段结构的力学行为可能无法达到设计预期,甚至处于不安全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大跨度正交空间管桁架结构分块提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初步施工方案:根据具体结构形式及现场施工情况,确定屋盖结构提升分区以及施工工序;
步骤2:施工阶段计算:依照施工图建立屋盖结构分析模型,并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初步施工方案以及施工阶段结构所受荷载作用进行计算分析;
步骤3: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运营阶段计算:在步骤2施工阶段计算的基础上,分析运营阶段在有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并进行相应的结构验算;
步骤4:编制施工方案:根据步骤3的计算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2:施工阶段计算具体包括:
步骤2-1:施工阶段结构整体分析;
步骤2-2:提取施工阶段结构整体分析结果中关键节点相关杆件的最不利内力;
步骤2-3:施工阶段局部关键节点分析。
进一步的,步骤2施工阶段计算完成后,还包括一:
步骤2-4:判断施工阶段结构是否满足要求:
当施工阶段结构不满足要求时,则采取加强措施,并返回至步骤2;
当施工阶段结构满足要求时,则执行步骤3。
进一步的,步骤3: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运营阶段计算具体包括:
步骤3-1:运营阶段结构整体分析;
步骤3-2:提取运营阶段结构整体分析结果中关键节点相关杆件的最不利内力;
步骤3-3:运营阶段局部关键节点分析。
进一步的,步骤3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运营阶段计算完成后,还包括一:
步骤3-4:判断运营阶段结构是否满足要求:
当运营阶段结构不满足要求时,则采取加强措施,并返回至步骤2;
当运营阶段结构满足要求时,则执行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1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