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合成PbTiO3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2111.4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波;彭琦;谢文强;应美慧;许远杰;李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4 | 分类号: | B01J23/14;H01B1/04;H01B1/08;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11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合成 pbti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合成PbTiO3/RGO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以PbTiO3为光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经紫外‑可见光照射,将氧化石墨烯(GO)光催化还原为石墨烯(RGO),形成以Ti‑O‑C键结合以提供电子快速转移通道的PbTiO3/RGO纳米复合材料,还公开了PbTiO3/RGO/GCE修饰电极及PbTiO3/RGO/GCE修饰电极在针对吡咯的高灵敏电化学检测方法中的应用。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且所获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好、催化性高、稳定性佳,能够制作PbTiO3/RGO/GCE修饰电极用于吡咯的高灵敏度电化学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催化合成PbTiO3/RGO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催化合成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其中光能具有清洁、无害、来源广泛等优点,是化学合成中理想的绿色能源,并且具备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环境灵活可控的优点。光催化合成方法可用于制备具有新型C-C键修饰基团的化合物,并已开始被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尤其在药物、精细化学品和先进材料的研制领域。据文献报道,已经使用光催化方法,合成了苯并磷酸氧化物、芳族酮和三—2,2'-联吡啶—钌(II)等化合物。然而在制备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方面,光催化合成的方法却少有涉及。
作为一种典型的钙钛矿半导体材料,PbTiO3的极化率是传统钙钛矿的两倍,可达到0.75 C/m2,因而更容易受到外界电场或内部结构的影响,使得自身结构中的电荷中心发生偏移,产生偶极矩和自发极化等现象。根据PbTiO3的这种性质,可制备多类传感器用于环境检测。同时,PbTiO3产生的表面极化效应可以改变其表面电荷分布,从而提升它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增强催化能力。另外,PbTiO3拥有较大的禁带宽度(Eg ≈ 3.0 eV),所以在吸收近紫外光后,可产生较高氧化还原电位的电子-空穴对,即具备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再者,由于PbTiO3晶体暴露面处,拥有众多的Ti原子活性位,易与含氧物质(水和醇等)反应,而展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这些优点均促使PbTiO3适合于开发成新型光催化剂。
石墨烯自2004年首次被合成开始,作为典型二维纳米碳材料的代表,仍是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结构可调控性和显著的电化学性能,在纳米电子学、生物传感器和超敏感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上,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结构上看,类石墨烯主要由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石墨烯(简称石墨烯,RGO)组成,其中GO共轭网络结构中结合有大量的氧及羟基,存在电导率较低、可修饰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多方面的应用。因此,将GO还原为RGO来提升其导电及其他功能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RGO还可与纳米半导体复合,形成特殊功能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水热法和化学法是制备RGO的常用还原方法,但两者都具有局限性,例如水热还原法很难实现对GO的完全还原,而化学还法,易造成还原剂残留。以高活性纳米半导体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采用光催化还原方法,以实现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则是一种新型、有效地制备RGO的方法。
吡咯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重要的简单杂环之一。目前,吡咯及其衍生物已被应用于各种抗炎、抗病毒以及抗真菌药品的制备。但是,吡咯及其生物碱还会由肝脏的单加氧酶代谢为有毒物质,引发中毒性肝坏死或者肝脏慢性纤维化。因此不论是在药品制备还是食品安全方面,吡咯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际上针对吡咯含量的检测手段较少,已见文献报道的气相色谱法和化学发光法,操作复杂且灵敏度不高,所以开发一种高效、简便的方法检测吡咯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2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