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解水的双吸收层光阳极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2399.5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绍龙;周忠源;李孝峰;李刘晶;肖臣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1/02;C25B1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解 吸收 阳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光解水的双吸收层光阳极,所述的双吸收层光阳极为复合层式结构,沿着光入射方向依次包括氧化铁外吸收层、硅微米线阵列内吸收层、硅基底、背导电层、背防水绝缘层;其特征在于:硅微米线阵列内吸收层与氧化铁外吸收层之间设置有钝化层;所述的钝化层为氧化铝或氧化钛,并且所述的钝化层各处厚度相等;所述硅微米线的间距为1~10μm、直径1~10μm、长度为5~30μm;所述钝化层的厚度为2~10nm,氧化铁外吸收层的厚度为10~80nm,硅基底的电阻率为0.01~0.1Ω·cm。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光解水的双吸收层光阳极,其特征在于:钝化层中的金属元素通过分子扩散的方式掺入氧化铁外吸收层。
3.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用于光解水的双吸收层光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导电层为In-Ga或Al层。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用于光解水的双吸收层光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防水绝缘层为环氧树脂或704硅胶。
5.一种用于光解水的双吸收层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n型硅片为基底,结合光刻与金属辅助化学腐蚀硅技术制备硅微米线阵列底吸收层;
b.在硅微米线阵列表面以原子层沉积技术生长钝化层,所述的钝化层为氧化铝或氧化钛;
c.在钝化层表面以热分解法或热氧化法生长氧化铁外吸收层;
d.在硅基底的背面沉积导电层,并引出外置导线;
e.在导电层上涂覆防水绝缘层;
其中:所述硅微米线的间距为1~10μm、硅微米线直径1~10μm、硅微米线长度为5~30μm;所述钝化层的厚度为2~10nm,氧化铁外吸收层的厚度为10~80nm,硅基底的电阻率为0.01~0.1Ω·cm;所述的背导电层为In-Ga或Al层,所述的防水绝缘层为环氧树脂或704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光解水的双吸收层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钝化层中的金属元素扩散至氧化铁外吸收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23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