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水蛭立体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3029.3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A01N33/04;A01N41/04;A01N37/06;A01N59/16;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池 水蛭 生态浮床 幼苗 淤泥 立体养殖 饲料投喂 晒干 投放 抗菌药剂 生存环境 水质改善 有机肥 基质 排干 晾晒 发酵 放养 清水 生态 消毒 铺设 养殖 占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水蛭立体养殖方法,包括:建立生态池:排干生态池的水,并晾晒生态池20~25天;在生态池的底部铺设30~50cm厚的经过消毒、晒干的淤泥,淤泥中混合有发酵晒干的有机肥;注入清水;建立养殖基质:在生态池的池面上设置生态浮床,生态浮床的面积占据池面的2/3~4/5,生态浮床上设置有金银草;投放幼苗:选取体重为0.3~0.5克/条的水蛭幼苗,按11万~15万尾/亩的密度放养;饲料投喂:饲料投喂量为投放的水蛭幼苗的总重量的25~45%,并且,每隔15~20天向淤泥中混合入抗菌药剂;每隔15~20天向生态池中投入水质改善液。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水蛭的生存环境质量,提高水蛭的出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水蛭立体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蛭,俗名蚂蟥,是动物分类上环节动物门蛭纲的统称,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特别是用于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近年来,随着医学对水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药用价值得到逐渐的体现,水蛭已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药材之一,在现代医药学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近年来水蛭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又掠夺性捕捉,致使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国内外水蛭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人工饲养水蛭已势在必行。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人工饲养水蛭不受地区条件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它具有不占劳力、饲料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目前水蛭主要采用池塘的养殖的方式,池塘底部的淤泥,一方面可以为水蛭提供优异的栖息环境,同时也增加了病虫害传播的危险,导致池塘养殖水蛭时水蛭的患病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水蛭立体养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水蛭的生存环境质量,提高水蛭的出产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态水蛭立体养殖方法,包括:
建立生态池:排干所述生态池的水,并晾晒所述生态池20~25天;在所述生态池的底部铺设30~50cm厚的经过消毒、晒干的淤泥,所述淤泥中混合有发酵晒干的有机肥;注入清水;
建立养殖基质:在所述生态池的池面上设置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的面积占据所述池面的2/3~4/5,所述生态浮床上设置有金银草;
投放幼苗:选取体重为0.3~0.5克/条的水蛭幼苗,按11万~15万尾/亩的密度放养;
饲料投喂:饲料投喂量为投放的所述水蛭幼苗的总重量的25~45%,并且,每隔15~20天向所述淤泥中混合入抗菌药剂;每隔15~20天向生态池中投入水质改善液。
优选的,在建立养殖基质步骤中,还包括:向所述生态池中投放浮游生物。
优选的,所述抗菌剂由月桂胺、甲基丙烯磺酸钠以及十一烯酸锌组成。
优选的,月桂胺、甲基丙烯磺酸钠以及十一烯酸锌的配料比为23~24:13~16:28~31。
优选的,饲料由动物血、豆粕、玉米汁的混合物。
优选的,动物血、豆粕、玉米汁的配料比为30~40:15~25:10~20。
优选的,所述生态池中的池水的pH值范围在6.5~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生态池和养殖基质的建立能够有利于水蛭生长过程中水质的修复。而且,淤泥中的抗菌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并且能有效的杀灭淤泥中的各种病菌微生物。本发明水蛭高产人工养殖方法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为水蛭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成长速度快、品质高、成本低,从而为养殖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3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格星虫的厂房化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沉式螺类增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