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4233.7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赖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晴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C02F101/10;C02F101/3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高江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菌种 污染水域 微生物菌种 原位修复 大水域 集胞藻 投放 污染 沼泽红假单胞菌 硫化氢 反硝化细菌 乳酸链球菌 氧化硫杆菌 泾阳链霉菌 快速分解 快速恢复 快速降解 水域水体 污染物质 亚硝酸盐 产碱菌 放线菌 米曲霉 絮凝物 自净 制备 生态平衡 水体 打捞 水域 水面 净化 转化 | ||
1.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
S2: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
S3: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
S4: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5~20):1:(2~3)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第一混合菌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0~15):1:(10~12):(2~3)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第二混合菌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7~108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2~3):1:(4~8):(5~6)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第三混合菌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菌种、所述第二混合菌种、所述第三混合菌种的投放体积比为1:(0.3~0.4):(1.4~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进行诱变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变包括化学诱变和/或紫外诱变,优选为依次进行紫外诱变、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诱变采用的紫外灯的照射强度为25~28W,紫外灯与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的垂直距离为30~35cm,紫外照射的时间为20~28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学诱变采用的化学诱变剂为硫酸二乙酯水溶液,所述硫酸二乙酯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1.2%;所述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和所述化学诱变剂的体积比为100:(1.2~1.4);所述化学诱变的时间为30~32min,所述化学诱变的过程中持续震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晴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晴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硝化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