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香果风味的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4318.5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宝;辛明;孙健;李丽;何雪梅;李杰民;刘国民;唐雅园;盛金凤;杨莹;郑凤锦;李志春;零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5/41;A23L5/42;A23L29/00;A23L29/30;A23L29/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牙斐颖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香果 发酵菌 蒸馏水 植物乳酸菌 复合多糖 色泽稳定 紫红曲霉 红曲霉 护色剂 酒红色 南瓜子 质量份 烟灰 果胶 果汁 制备 蛋白 辣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香果风味的辣椒酱,其由质量份的如下组分组成:辣椒60~80份、百香果果汁10~20份、发酵菌0.1~1份、百香果果胶物5~10份、复合多糖1~5份、南瓜子蛋白0.1~1份、辅料5~10份、护色剂0.01~0.1份、蒸馏水10~20份;所述发酵菌由植物乳酸菌、烟灰红曲霉、紫红曲霉组成。本发明制成的百香果风味辣椒酱酸甜适中,百香果香味浓郁,色泽稳定亮丽呈酒红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风味的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酱是用辣椒制作成的酱料,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调味品。有油制和水制两种。油制是用芝麻油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上面浮着一层芝麻油,容易保存。水制是用水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加入蒜,姜,糖,盐等辅料可以长期保存,味道更鲜美。
百香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磷、铁、钾、SOD酶和超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物质。百香果浓郁甘美、酸甜可口,生津止渴,同时具有美容养颜、促进代谢,提神醒脑、润肠通便,预防大肠癌;补肾健身、排毒养颜;解酒护肝、消除疲劳;对高血压、高血糖降低胆固醇有功效;口腔溃疡、牙周炎、咽喉炎有功效;对结肠炎、肠胃病有功效;调节血糖、有助预防糖尿病;形成强健骨骼、舒缓骨质疏松;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等保健功效。目前,未见将百香果应用于辣椒酱中,市场上也未见有百香果风味的辣椒酱。因此,研制一种风味独特的百香果风味的辣椒酱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如果直接在辣椒酱中添加百香果,会改变了辣椒酱的pH值,从而导致辣椒酱中的红色素受pH值的影响不稳定,辣椒酱色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辣椒酱口味单一、辣椒酱稳定差,百香果香味低、色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百香果风味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百香果风味辣椒酱,其由质量份的如下组分组成:辣椒60~80份、百香果果汁10~20份、发酵菌0.1~1份、百香果果胶物5~15份、复合多糖1~5份、南瓜子蛋白0.1~1份、辅料5~10份、护色剂0.01~0.1份、护色剂0.1~1份、蒸馏水10~20份;所述发酵菌由植物乳酸菌、烟灰红曲霉、紫红曲霉组成。
其中,所述复合多糖由质量份的如下组分组成:罗汉果糖苷0.1~0.5份、麦芽粉1~5份、蔗糖1~5份、棉子糖2~6份、葡萄糖8~10份。
其中,所述百香果果胶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百香果果皮热烫处理20~30min后,去除外表硬层,得到里层软果皮,再将里层软果皮打浆,得到所述百香果果胶物。
其中,所述辅料为蒜、姜、盐、生姜、孜然粉、柠檬酸。
其中,所述护色剂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桂皮、花椒、八角、丁香、胡椒、肉豆蔻、洋葱进行超微粉碎后,采用质量之比为1:3:5的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混合液回流浸提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与百香果果籽提取液按质量之比为1~4:10混合得到所述护色剂;所述百香果果籽提取液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百香果粉置于超临界萃取斧中,以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20~30min,所述超临界萃取温度为35℃,萃取压力为15~20kpa,二氧化碳流速为10L/min。
其中,所述的百香果果籽提取液中黄酮的含量不低于58ug/100g,挥发油含量不低于39ug/100g。
其中,所述发酵菌由菌种活菌数数量比为50:5~8:4~9的植物乳酸菌、烟灰红曲霉、紫红曲霉组成。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百香果风味辣椒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辣椒预处理:将辣椒洗净后干燥至辣椒的水分百分含量为20~25%,将辣椒与辅料混合后置于打浆机中制成初级辣椒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料配方
- 下一篇:一种菌菇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