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C34H35N4O10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4780.5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亮;武松宇;叶亚熙;管婧;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5/12 | 分类号: | C07D405/1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王纪营 |
地址: | 222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羧酸 啉衍生物 制备 溴乙酸叔丁酯 苯并吡喃 双甲氧基 吡唑烷酮 甲氧基 双羟基 苯基 伯胺 酰胺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C34H35N4O10的制备方法,将化合物1和溴乙酸叔丁酯反应得到羧酸2,然后将4‑氨基‑3‑吡唑烷酮和羧酸反应得到对应的酰胺,进一步转化为伯胺盐,再与羧酸2反应得到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C34H35N4O10;所述化合物1为2‑(3,4‑双甲氧基苯基)‑5,7‑双羟基‑6‑甲氧基‑4氢‑苯并吡喃‑4‑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C34H35N4O10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5’-NT)广泛分布肝、胆、胰、肠、心、脑、肺、肾、垂体、 甲状腺、前列腺等脏器和组织中,定位在细胞膜上,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胆小管和窦状间隙。 是一种催化核苷-5’-单磷酸水解生成核苷和无机磷酸盐的酶。人血清5’-核苷酸酶均来自胞膜, 为胞外5’-核苷酸酶,其活性水平为3~12μmol/L磷酸。5’-核苷酸酶作为一种糖蛋白。由两 个分子量为70000的亚基组成,是含一个疏水区结构的二聚体。体内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 锚定于细胞膜外表面,它是细胞膜上二聚体解聚后形成的寡聚体,由细胞膜上脱落并经代谢 而产生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细胞表面,包括肝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和神 经胶质细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最适pH为6.6~7.0,受Mg2+或Mn2+激活,为Ni2+所 抑制。
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5'-NT)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骨骼疾病的鉴别 诊断。血清5'-NT活性升高主要见于肝胆系统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肝癌、肝炎等,其活性 增高可达2~6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其活性变化与ALP一致。但骨骼系+统疾 病,如肿瘤转移、畸形性骨炎、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通常ALP活性升高,而5'-NT 正常。因此ALP和5'-NT同时测定有助于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同时,在肝癌患者的多次生化检测中发现,在病变早期许多生化指标升高不显著时,5'-NT 的活性便有所升高,这表明在诊断肝肿瘤时5'-NT是一个灵敏指标。另外,5’-NT活性变化与 肺癌肿瘤细胞生长、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是肺癌核苷酸代谢中重要的转化相关酶,监测其 改变既可作为肿瘤恶变和衡量分化程度的指标,又是肿瘤生长的分子基础,因此对发现肺癌 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在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疾病时,血清5’-核苷酸酶升高可能在冠心病发 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此进行干预,从而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5'-NT还在白血病、乳癌的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临床上对5’-NT的测定方法多采用第五代“PNP-XOD-POD”酶法,该方法简便快捷、 结果相对可靠,对肝胆疾患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但该方法在测定过程中,需要PO3-和 Mg2+(或Mn2+)的共同参与,由于目前许多试剂盒未能很好地解决PO3-和Mg2+(或Mn2+) 生成沉淀的问题,使得测定试剂的PO3-和Mg2+(或Mn2+)的浓度低于反应所需的最适浓度, 以及存在ALP对5’-IMP的干扰不能完全消除的现状,从而造成测定灵敏度低,重复性不佳, 给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次方法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4-氨基安替吡啉衍生物C34H35N4O10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1,5二甲基-2-苯基-4-氨基-3-吡唑啉酮;1,5-二甲基-2-苯基-4-氨基-3-吡唑酮;4-氨基-1,2-二氢-1,5-二甲基-2-苯基-3H-吡唑-3-酮;4-氨基-2,3-二甲基-1-苯基代吡唑啉酮-[5];4-氨基安替比林结晶;4-氨基安替吡啉;4-氨基安替比林;4-氨基非那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