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C/DC变换器的分段控制软启动电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94784.3 申请日: 2018-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9067166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付翀丽;马亚锋;郭莉;马华;田易凡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2M1/36 分类号: H02M1/36;H02M1/32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高博
地址: 710065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软启动线路 前级 软启动电路 分段控制 浪涌电流 输出电压 启动时 软启动 软启动电容 反馈控制 过冲现象 环路控制 控制电平 嵌位电压 阻容元件 传统的 三极管 稳压源 充电 升高 接力 转换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变换器的分段控制软启动电路,包括前级软启动线路和后级软启动线路,前级软启动线路在DC/DC变换器启动时产生一个从零逐渐升高的控制电平,消除启动时的浪涌电流;当前级软启动电容充电到嵌位电压,三极管P1截至,前级软启动结束,后级软启动线路接力工作,通过由稳压源和阻容元件构成的反馈控制线路,使输出电压逐渐向正常的环路控制转换,通过调整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到达设定值。本发明通过前级软启动线路设计、后级软启动线路设计和软启动分段控制设计技术,很好的解决DC/DC变换器启动过程的浪涌电流问题,同时避免传统的软启动电路在软启动结束时出现的启动过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的分段控制软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DC/DC变换器因转换效率高、输出电流大、静态电流小、输出负载范围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开关电源是将误差信号转换为占空比控制信号,以驱动开关。传统DC/DC变换器在上电过程中由于启动前负载电容上没有电荷,输出电压为0V,电路瞬间开启后,输出电压反馈到误差放大器的比较电压为一个很小的值,此时误差放大器处于非平衡状态,功率管驱动信号PWM输出占空比达到最大值。功率管开启之后,对电容充电产生一个很大的浪涌电流。此时,通过功率管的电流很大,容易损毁电路系统。因此,软启动电路应运而生。其设计思想是通过限制PWM输出的占空比,缓慢提高输出电压,驱动信号PWM占空比从最小值开始逐渐变化,不会使功率管在较长时间一直导通,从而避免了浪涌电流与过冲电压。

传统开关电源的软启动有两种:1)通过电阻给电容充电来箝位误差放大器的输入或者输出,进而限制PWM的占空比。这种软启动电路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的电容值较大;2)采用微控制器来控制启动过程的纯数字控制。虽然这种软启动电路能够集成到芯片内部,但是由于需要另外的微控制器控制,且需要在电源电路部分上电前就已经开始工作,对于一般用途的开关电源,此类软启动电路过于复杂,成本太高。

图1为传统的RC充电软启动线路,由二极管D、电阻R1、电容C1构成的软启动线路可抑制DC/DC变换器的启动浪涌电流。DC/DC变换器刚上电时,电容C1上的电压为零,加在UC1843PWM控制器补偿端口(①脚)的电压也为零,PWM控制器输出端(⑥脚)输出低电平。随着+5V基准电压通过R1对C1充电,①脚的电压逐渐升高,⑥脚输出PWM脉冲的占空比在刚开机阶段受到限制。当C1被充电到一定电压后,二极管D截至,软启动结束。此方法理论上比较简单,然而,为了实现较长的软启动时间,需要一个大电容来产生平缓上升的斜坡电压。但是大电容不易集成,再者,这种方法在软启动结束之后的切换过程中线性度很差,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还会出现过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DC/DC变换器的分段控制软启动电路,通过前级软启动线路设计、后级软启动线路设计和软启动分段控制设计技术,很好的解决DC/DC变换器启动过程的浪涌电流问题,同时避免传统的软启动电路在软启动结束时出现的启动过冲现象。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DC/DC变换器的分段控制软启动电路,包括前级软启动线路和后级软启动线路,前级软启动线路在DC/DC变换器启动时产生一个从零逐渐升高的控制电平,消除启动时的浪涌电流;当前级软启动电容充电到嵌位电压,三极管P1截至,前级软启动结束,后级软启动线路接力工作,通过由稳压源和阻容元件构成的反馈控制线路,使输出电压逐渐向正常的环路控制转换,通过调整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到达设定值。

具体的,前级软启动线路包括端口001和端口002,端口001的一端连接电压源,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上反向并联有二极管D1,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和三极管P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P1的发射极分两路,分别与端口002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P1的集电极共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