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4924.7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桐城市锋伟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97/02;C08L3/02;C08L89/00;C08L1/28;C08L1/02;C08L29/04;C08K13/02;C08K5/053;C08K5/11;C08K3/04;C08J5/18;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地膜 生物降解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聚乙烯 羚甲基纤维素 功能性作用 环氧大豆油 纳米蒙脱土 钛酸四丁酯 碳酸钙 聚乙烯醇 麦饭石粉 玉米秸秆 制作过程 苎麻 蛋白粉 塑化剂 质量份 竹碳粉 甘油 麻骨 淀粉 配方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聚乙烯50‑60份、碳酸钙8‑15份、塑化剂0.5‑2份、玉米秸秆10‑20份、淀粉10‑15份、蛋白粉5‑10份、羚甲基纤维素10‑20份、纳米蒙脱土7‑9份、钛酸四丁酯1.2‑1.4份、苎麻麻骨12‑14份、聚乙烯醇30‑3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15份、竹碳粉2‑3份、麦饭石粉3‑5份、甘油3‑4份、环氧大豆油1‑2份。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功能性作用的新材料,且材料的配方简单,原料的成分等相对便宜,能够在节约成本与减少劳动力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相应的良好效果,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
背景技术
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墒、增肥的作用,能够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备受关注。目前地膜已经广泛应用,我国每年农用薄膜使用量约为160万吨,但传统的地膜都是不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备的,非生物降解薄膜在土壤中不降解,且难回收。
近年来生物降解地膜发展迅速,在申请号为201310736299.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全生物降解地膜,该地膜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滑石粉、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抗粘结剂、润滑剂和分散剂作为原料,采用常规制膜工艺制成,具有较好的开口性。但该地膜在使用时存在着降解速度快的问题,其在使用75天内就会降解,难以满足长生长周期农作物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聚乙烯50-60份、碳酸钙8-15份、塑化剂0.5-2份、玉米秸秆10-20份、淀粉10-15份、蛋白粉5-10份、羚甲基纤维素10-20份、纳米蒙脱土7-9份、钛酸四丁酯1.2-1.4份、苎麻麻骨12-14份、聚乙烯醇30-3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15份、竹碳粉2-3份、麦饭石粉3-5份、甘油3-4份、环氧大豆油1-2份。
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聚乙烯50份、碳酸钙15份、塑化剂0.5份、玉米秸秆20份、淀粉10份、蛋白粉5份、羚甲基纤维素20份、纳米蒙脱土7份、钛酸四丁酯1.4份、苎麻麻骨12份、聚乙烯醇3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份、竹碳粉2份、麦饭石粉5份、甘油3份、环氧大豆油2份。
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新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聚乙烯55份、碳酸钙12份、塑化剂1份、玉米秸秆15份、淀粉12份、蛋白粉8份、羚甲基纤维素15份、纳米蒙脱土8份、钛酸四丁酯1.3份、苎麻麻骨13份、聚乙烯醇32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4份、竹碳粉2份、麦饭石粉4份、甘油4份、环氧大豆油2份。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上述聚乙烯、碳酸钙、玉米秸秆、淀粉、蛋白粉、纳米蒙脱土、钛酸四丁酯、苎麻麻骨、聚乙烯醇、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竹碳粉、甘油、环氧大豆油按比例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搅拌过程中分两次加入配备好的增粘剂,搅拌机转速800-1000rpm,使混合材料温度升到135℃;
步骤(2):将步骤(1)中高速搅拌机中的材料放出,加入到低速搅拌机中降温,同时加入经预热处理的羚甲基纤维素和麦饭石粉,当温度降到55度时加入塑化剂,再搅拌8-12分钟,混合均匀后出料;
步骤(3):对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进行等离子电极诱导;
步骤(4):将步骤(3)处理的材料放入单螺杆挤出机中,塑化温度135-175℃转速24-32rpm,经过两次热压成型,再经风冷即得本发明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桐城市锋伟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桐城市锋伟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