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音频指纹的身份认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5315.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昌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容联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音频 指纹 身份 认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音频指纹的身份认证方法。终端设备预先采集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和该语音信息对应的文本信息,对用户输入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处理,获取所述每个关键词在所述输入文本信息中的位置对应的重要性;将语音信息按照上述关键词划分为若干子片段,针对所述每个子片段分别提取音频指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依据每个关键词在所述输入文本信息中的位置对应的重要性、预先存储的音频指纹和用户输入语音信息的音频指纹计算音频指纹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定阈值,身份认证成功。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相应文本信息的语义特征,使得匹配精度更高,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音频指纹的身份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终端设备上会带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和操作记录,因而,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有的加密方式一般采用了传统的密码学方法或物理指纹的方法。虽然传统的密码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身份认证提供安全保障,但是,在很多场景下,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旦密码被窃取,该方法就彻底崩溃。
目前苹果,三星,华为等公司的产品已经支持指纹识别功能,但指纹识别过程首先需要录入用户的指纹信息,解锁时需通过传感器感测手指覆盖面积,然后进行指纹数据验证,上述过程均需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而实际应用中,存在部分用户由于手指脱皮,指纹磨平,或手指褶皱太多等原因无法进行指纹采集的情况,导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无法利用指纹认证的方式提升其安全性。
音频指纹是通过特定的算法将一段音频中独一无二的数字特征以标识符的形式提取出来,用于识别海量的声音样本或跟踪定位样本在数据库中的位置。音频指纹作为内容自动识别技术的核心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音乐识别,版权内容监播,内容库去重和电视第二屏互动等领域。
音频指纹技术通过提取声音中的数据特征,将需要被识别的内容与建立的音频指纹数据库进行比对完成的。识别过程不受音频本身的存储格式,编码方式,码率和压缩技术影响。音频指纹的匹配是高度精确的匹配,不依赖于文件meta信息,加水印和文件哈希值。
针对当前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针对部分用户无法使用指纹认证的问题,考虑到音频接口广泛存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音频指纹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音频指纹的身份认证方法,能够基于人的音频指纹信息实现身份认证,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性。
该身份认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终端设备检测用户的第一操作;
步骤S20:若第一操作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终端设备显示界面显示待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进入步骤S30,否则,返回步骤S10继续检测;
步骤S30:用户输入步骤S20中所述的语音信息,提取用户输入语音信息的音频指纹;
步骤S40:将所述音频指纹与终端设备中预先存储的音频指纹进行匹配识别:
步骤S50:若匹配成功,终端设备解除锁定,否则,返回步骤S10继续检测。
在所述步骤S10之前,包括音频指纹采集的步骤S00,具体包括:
用户输入语音信息,并输入该语音信息对应的文本信息进行保存,针对输入的语音信息进行音频指纹的提取,将提取的音频指纹进行保存。
所述步骤S00中针对输入的语音信息进行音频指纹的提取,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容联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容联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5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管控方法及家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应用安全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