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7774.5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李聃阳;刘星;代二庆;张淑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7/10 | 分类号: | D06M17/10;D06M11/46;D06M13/165;D06M13/148;D06M11/44;D06M11/79;F41H1/02;D06M10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柔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抗紫外线剪切增稠液的制备:在转速为500-5000rpm搅拌的同时将分散相粒子加入到分散介质中;待分散相粒子全部加入到分散介质中,再用转速为8000-20000rpm的高速匀浆机分散均匀;再在40-60℃的温度下抽真空脱泡,得到抗紫外线剪切增稠液;
所述分散相粒子包括抗紫外线纳米粒子和普通无机粒子;抗紫外线纳米粒子是粒径为40-150nm的二氧化钛;普通无机粒子是气相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亚微米级二氧化硅、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微米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纳米粒子占分散相粒子和分散介质总质量的5%-20%,普通无机粒子占分散相粒子和分散介质总质量的15%-60%;
所述分散介质是水、氯化钠溶液、乙二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或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防刺材料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抗紫外线剪切增稠液用酒精稀释,搅拌均匀得到稀释液;抗紫外线剪切增稠液与酒精的体积比为1-4:1-5;采用涂层或浸轧的方法将稀释液整理在高性能纤维织物上;再将整理后的织物在常温避光的环境中放置30min-2h,再放入烘箱中,以公差不小于5℃的等差递增的方式在20-80℃的温度范围内选择若干温度点进行烘干,每个温度点的烘干时间为30min-2h,得到防刺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普通无机粒子是粒径为10-800nm的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涂层的方法是利用涂层机将稀释液均匀涂覆在高性能纤维织物表面,涂层厚度为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浸轧的方法是将高性能纤维织物浸泡在稀释液中,超声振荡使稀释液均匀覆盖在织物的纤维表面同时渗透到纤维间的缝隙中,再将织物取出,轧出多余的稀释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纤维织物是以间位芳纶、对位芳纶或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为原料的机织物、针织物或非织造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织物的织物组织结构为平纹、斜纹、缎纹、双层平纹、2/2加强斜纹、3/3方平组织或2/2纬重平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3;步骤3是:将步骤2得到的防刺材料通过聚氨酯涂层的方式进行层间叠加固定;再将叠加后的复合防刺材料放入60-120℃的烘箱中,固化30~60min;涂层厚度为0.1-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紫外线柔性防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涂层为直接涂层或泡沫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77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